天天小说网

第十八章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 “吾任天下之智力”

曹操自起兵讨伐董卓以来,东征西讨,南北转战,最后终于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他具备了成功的一些条件,如建立了较为巩固的根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兴屯田、大量罗致人才以及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锻炼了非凡的指挥才能等。单就罗致人才一点而言,曹操的成绩就很突出。曹操所罗致的人才,不仅济济可观,而且源源不断,不仅袁绍、袁术、刘表等人不能望其项背,即使比之孙权、刘备,曹操也占有明显优势,这成为他的事业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

曹操能够大力罗致人才,首先在于他对人才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同袁绍一起会盟讨伐董卓时,曹操就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的卓越识见。一次,袁绍问他:“如果讨伐董卓不能取得成功,您打算到什么地方去占据地盘呢?”

曹操引而不发,先反问一句:“您认为应当怎么办才好呢?”

袁绍气势如虹地回答:“我南面据守黄河,北面依恃燕、代,再将西北乌桓、鲜卑、南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势力吞并,然后向南争夺天下,这样,大业总可以成功了吧?”

曹操听了,不置可否,却沉稳地谈了自己的打算:“我任用天下的谋臣和将士,用合情合理的手段驾驭他们,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可以无往而不胜。”稍停片刻,曹操又补充说:“商汤起兵于亳,周武王起兵于岐周,难道他们的地盘相同吗?如果将险固的地盘作为资本,就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了!”

曹操在这里自然不是反对获得地盘,尤其不是要反对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而是认为人才比地盘更为重要。有了人才,没有地盘可以获取地盘,反之则有了地盘也可能失掉地盘。有了人才,就有了实力,有了办法,不管客观形势如何变化,都可以从容对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则很难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站稳脚跟。曹操的识见,自然要比袁绍高明得多。

曹操能有这种识见,一方面由于他清醒地看到了现实的需要,一方面由于他认真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善哉行》诗第五解云: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春秋时齐桓公因得管仲(即仲父)为相,成为五霸之首。后因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他所宠信的宦官竖刁等坏人,弄得朝政日非。桓公死后,其五子争位相攻,以致其尸体无人收殓,放在床上六十七天,腐烂后蛆虫都爬到了门外。得人与失人,差别不啻天渊,曹操怎能不从中吸取教训以自警呢?

建安三年(198),袁术军中发生变乱,消息传来,曹操问部属何夔:“你觉得这消息可信吗?”何夔回答说:“袁术无信人顺天之实,却希望天人的帮助,这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失道之主,亲戚都要背叛他,何况左右部属呢!依我看来,这变乱的消息是确实的。”

曹操听了,深有所感地说:“治理国家失去了贤能的辅佐就要灭亡。像你这样的人都不为袁术所用,发生变乱不是很自然的吗?”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曹操对求贤的重要性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因此曹操从他起兵的时候起,就十分注意罗致人才,在攻城掠地的同时,注意不断为自己开辟新的人才来源,每攻占一个地方,每打败一个敌人,就总会得到一批新的人才,以致形成了帐下人才济济一堂、源源不断的局面。有时,得到一个人才,甚至比新得到一块地盘更为高兴,袭占荆州后,曹操在给荀彧的信中说:“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就表达了这样一种心情。

综观曹操的人才,其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跟随曹操一起起兵的亳县子弟。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等人,或为宗族子弟,或为同乡故旧,是曹操所倚重的基本力量和心腹将领。其他亲朋故旧,曹操也常给予关照。一次,曹操问别驾蒋济:“胡通达是一位长者,他有子孙在世吗?”

蒋济回答说:“有一个儿子叫胡质,气概谋略不如他的父亲,但处事的精明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听后,即召见胡质,任命他为顿丘令。发干长王凌因事被判处五年髡刑(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一次正拿着扫帚扫大街,曹操乘车路过,问是何人,左右以实情相告。曹操听后说:“这是子师哥哥的儿子啊!所犯的过失也是因公,放了他吧!”

子师,即司徒王允,为诛杀董卓的主谋,后被李傕、郭汜杀死。曹操赦免王凌,显然考虑了过去同王允的交情及王允诛杀董卓的功劳。有关部门遵照曹操意旨,立即起用王凌为骁骑主簿,曹操后又任王凌为丞相掾属。

二是从敌方营垒中投奔、投降或俘虏过来的人。由于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敌手,因此这部分人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如被陈寿评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其中张辽原为吕布部将,张郃原为袁绍部将,徐晃原为杨奉部将。谋臣荀彧、郭嘉原在袁绍手下,贾诩原在张绣手下,等等。曹操对敌方营垒中的人才,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