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碎片文化

在第二次浪潮时代,传播媒体不断向我们灌输标准化的形象,造成批评家所谓的“统一的心灵”。今天,人们不再接收一模一样的信息,分散的小集团彼此可以收发大量的信息。整个社会朝多样化的第三次浪潮迈进,新的传播媒体也反映出这一步调。

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事物(从流行音乐到政治)越来越不统一。就个人而言,我们被一些矛盾、零散的形象包围,旧的观念受到考验,注入我们脑海的是支离破碎的“碎片”。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所谓的“碎片文化”之中。

由这些散漫、短暂的形象所构成的新文化中,我们可以分辨出第二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传播媒体用户的显著差别。

第二次浪潮的人希望有现成的道德和意识形态可以遵循,他们怀念20世纪30年代的广播和40年代的电影,觉得和新媒体格格不入。

然而,我们所收到的不再是一系列冗长、连贯的观念,相反,我们正暴露在短暂的信息——广告、理论、片段化的新闻中。这些形象实在难以分类,一则它们已经超出我们以往的经验范畴,二则它们的面目模糊、不易辨认。因此,第二次浪潮的人觉得无法接受“碎片文化”。

第三次浪潮的人正好相反,他们很习惯这种轰炸方式:90秒的新闻、电视节目中间插播的30秒广告、半首歌、一则头条新闻、一段动画片、一角拼画、一则短信、一份计算机打印文件。贪得无厌的读者购买随看随丢的平装书、专业性的杂志,在短时间内“吞下”大量的信息,但他们也很关注可以将碎片拼凑成整体的新观念。他们不像第二次浪潮的人那样把一切资料都套入标准的架构之中,而是懂得把搜集到的片段化资料组织成自己的模式。

以往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事实,现在则必须主动去挖掘真相。对个人而言,这是一种很大的压力,但是个人的人格和整体的文化都因而得以提升。有些人对新的压力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其他人则不断成长,以更强的能力应对更大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多样化的文明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我们也因而迈入“信息社会”。

文明越分散,科技、能源和公众的变化越多,就需要越多的情报流通其间,以维系住整体。比如,一个组织必须能够预测其他组织的应变方法,才能决定自身的动向,个人也是如此。我们的想法越是统一,就越不需要了解别人的心意。可是当周围的人越来越不相同时,就需要更多的情报来预测他们的行为,否则恐怕很难共事和共处。由于个人和组织不断吸收更多的情报,而整个资料处理流程的运转也越来越迅速,第三次浪潮已经粉碎第二次浪潮时代落伍的信息结构,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系统。

Hi-Ovis系统,英文全称为highly interactive optical visual information system,译为高度交互式光可视信息系统。——编者注

Qube系统,是华纳公司推出的双向交互式有线电视系统。——编者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