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九卷,与《厥论》相并。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肝藏血,然寒入则阳气不散,阳气不散则血聚气涩,故为痈肿,又为少气也。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肾移寒于脾。元起注云:肾伤于寒而传于脾,脾主肉,寒生于肉则结为坚,坚化为脓,故为痈也。血伤气少,故曰少气。《甲乙经》亦作移寒于脾。王因误本,遂解为肝,亦智者之一失也。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脾藏主肉,肝藏主筋,肉温则筋舒,肉冷则筋急,故筋挛也。肉寒则卫气结聚,故为痈肿。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为阳藏,神处其中,寒薄之则神乱离,故狂也。阳气与寒相薄,故隔塞而中不通也。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心为阳藏,反受诸寒,寒气不消,乃移于肺,寒随心火,内铄金精,金受火邪,故中消也。然肺藏消铄,气无所持,故令饮一而溲二也。金火相贼,故死不能治。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肺藏气,肾主水,夫肺寒入肾,肾气有馀,肾气有馀则上奔于肺,故云涌水也。大肠为肺之府,然肺肾俱为寒薄,上下皆无所之,故水气客于大肠也。肾受凝寒,不能化液,大肠积水,而不流通,故其疾行,则肠鸣而濯濯有声,如囊裹浆而为水病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水之病也作治主肺者。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藏血,又主惊,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

肝移热于心,则死。两阳和合,火木相燔,故肝热入心,则当死也。《阴阳别论》曰:肝之心谓之生阳,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新校正云:按《阴阳别论》之文,义与此殊,王氏不当引彼误文,附会此义。

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心肺两间,中有斜鬲膜,鬲膜下际,内连于横鬲膜,故心热入肺,久久传化,内为鬲热消渴而多饮也。

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柔,谓筋柔而无力。痓,谓骨痓而不随。气骨皆热,髓不内充,故骨痓强而不举,筋柔缓而无力也。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脾土制水,肾反移热以与之,是脾土不能制水而受病,故久久传为虚损也。肠澼死者,肾主下焦,象水而冷,今乃移热,是精气内消,下焦无主以守持,故肠澼除而气不禁止。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为津液之府,胞为受纳之司。故热入膀胱,胞中外热,阴络内溢,故不得小便而溺血也。《正理论》曰:热在下焦,则溺血。此之谓也。

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脉,络心,循咽下鬲,抵胃属小肠。故受热以下令肠隔塞而不便,上则口生疮而糜烂也。糜,谓烂也。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小肠热已,移入大肠,两热相薄,则血溢而为伏瘕也。血涩不利,则月事沉滞而不行,故云为虙瘕为沉也。虙与伏同,瘕一为疝,传写误也。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为水谷之海,其气外养肌肉,热消水谷,又铄肌肉,故善食而瘦入也。食亦者,谓食入移易而过,不生肌肤也。亦,易也。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入作又。王氏注云善食而瘦入也,殊为无义,不若《甲乙经》作又,读连下文。

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义同上。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脑液下渗,则为浊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渊也。頞,谓鼻頞也。足太阳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足阳明脉,起于鼻,交頞中,傍约太阳之脉。今脑热则足太阳逆,与阳明之脉俱盛,薄于頞中,故鼻頞辛也。辛,谓酸痛。故下文曰:传为衄衊瞑目,以足阳明脉交頞,中傍约太阳之脉,故耳热盛则阳络溢,阳络溢则衄出、汗血也。衊,谓汗血也。血出甚,阳明太阳脉衰,不能荣养于目,故为瞑。瞑,暗也。

故得之气厥也。厥者,气逆也。皆由气逆而得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