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资源多的人喜欢与资源同样多的人进行交换

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同样的道理,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倾向于同那些在资源上同自己对等的人在一起。若是资源相差过多,除了心理上可能有落差之外,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会导致相互猜忌,关系不牢固。

世人都喜欢公平,做事要公平,分配利益要公平,连交朋友也讲究个公平。有人可能会问,交朋友讲什么公平呢?两人惺惺相惜,情不自禁,自然便能够成为朋友。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朋友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更多的是一种资源上的认同。所谓资源上的认同,就是你要交一个朋友之前,就得掂量一下这人几斤几两,配不配成为我的朋友。通常来讲,当你觉得这人拥有的智力或者物力资源与你相差无几时,便很乐意跟他成为朋友。而且,这样的朋友关系也稳固。

我们都是俗人,倾向于攀龙附凤,然而,交到地位或层次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朋友,不是常态。常态是,交的朋友往往跟你拥有同样多的智力和物力资源。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以群分”。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着名的学者名叫淳于髡。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夫。他经常利用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山野轶闻来劝谏齐王,而不是通过讲大道理来说服他,却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齐宣王喜欢招贤纳士,于是让淳于髡举荐人才。淳于髡一口气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位贤士。齐宣王很惊讶,就问淳于髡说:“寡人听说,人才是很难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内能找到一位贤人,那贤人就好像多得像肩并肩站着一样。如果一百年能出现一个圣人,那圣人就像脚跟挨着脚跟来到一样、现在,你一天之内就推荐了七个贤士,那贤士是不是太多了?”言下之意,就是觉得淳于髡推荐人才太草率,肯定不能保证这些人是真正的智能之人。淳于髡听了齐宣王的话之后,微笑着回答道:“陛下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们都知道,同类的鸟儿总聚在一起飞翔,同类的野兽总是聚在一起行动。人们要寻找柴胡、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水泽洼地去找,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阴去找,便可以找到成车的药材。这是因为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既也算个贤士,所以让我举荐贤士,就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样容易,我还要给您再推荐一些贤士,何止这七个!”齐宣王听完淳于髡的解释觉得很有道理,便不再怀疑,分别重用了淳于髡推荐的这些人。

淳于髡举荐人才的故事告诉我们,资源的多寡决定了你所交的朋友的层次。所谓资源,至少应该包括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种。淳于髡有一群贤士做朋友,就是因为他们同时拥有很丰富的智力资源。

我们都知道,若想优化自己的人脉资源,为自己的成功铺路,就要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积累人脉就像滚雪球一样,你有了一个小雪球,在雪地里不断滚动它,就会得到一个大雪球。同样,若是你一开始用的小雪球奇形怪状,那你最后得到的大雪球肯定也好看不到哪儿去。积累人脉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将你认识的第一个人比作“小雪球”,若是这个人层次很高,拥有的资源很多,那么你最终得到的人脉就会有很高的质量。一个人拥有的资源越丰富,可供人利用的地方越多,便证明他越有价值,自然越容易不断拓宽自己的人脉关系。

世人都信奉一个法则,交朋友要交对自己有益的朋友。将心比心,你想让别人成为你的益友,你首先要能够给别人带来好处。但凡能够成为长久朋友的,若不是相互之间有情感上的需要,便一定是有相互利用的价值。如果你希望跟那些资源丰富的人建立稳定的朋友关系,你首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资源。双赢才是硬道理,人际关系也是如此。资源对等,才利于双赢,利于关系的长久稳定。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妄想别人在一味付出,不索求回报。社会就是这么现实,你和别人的资源对等时,别人才会真心将你当朋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