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猴子和镜子

在40年前的一个着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出生在野外的大型类人猿(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在墙上的穿衣镜前面的表现。一开始,野生黑猩猩的反应看起来好像在房间里发现了另一只黑猩猩。它们一边对着镜子大声喊叫,一边做出其他威胁的动作。两三天后,它们好像开始明白镜子中的影像其实是自己。有趣的是,接下来,它们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身体,开始研究自己之前没有见过或者不使用镜子就看不到的部位。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叫作镜像刺激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在镜子前发生的事情,尤其是指“生命体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影像的场景”。如果有迹象表明动物认出了镜子中自己的影像,就“通过了镜子测试”。这就为自我概念是发展而来的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说明自我概念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习得的。

在人类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概念指的是人们如何思考、评估或者看待自己。准确的定义是,“个人对自己的信念,包括个人的特征,以及自我是什么、是谁”。黑猩猩的自我概念说明,自我意识很稳定,而且是独立的,不同于其他人。

研究表明,早期的社会化经历影响了黑猩猩在镜子前的行为,所以很可能会影响自我概念的发展。在另一项镜子研究中,研究人员对野生猕猴和人工饲养的猕猴或孤独的猕猴(“隔离猴”)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野生猕猴因为与周围其他的野生猕猴一起生活,被社会化了,所以最后它们对镜子失去了兴趣,回到猴群中继续与其他猕猴进行面对面的交互。但在隔离环境下长大的猕猴并没有离开镜子。隔离猴竟然对自己的影像痴迷不已,以至对其他猕猴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在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过程中,这项研究可以带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因为在手机屏幕上观看自己的图像也是一种镜像刺激。我知道自己把青少年比成了猕猴,但请原谅我这么做。

通过观察自拍照,青少年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会不会影响自我概念的发展?此外,研究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过度使用技术,缺乏与同龄人面对面的互动,会不会像隔离猴一样变得更加孤立,选择回归到数字影像的舒适环境中,而不向朋友或家人寻求安慰、与他们没有面对面的互动?

这种网络效应会不会鼓励儿童或青少年对他人失去兴趣,或者压根儿不感兴趣呢?

因为在这个领域没有适当的时间做这样的发展研究,所以我们并不知道答案。但在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中,相似之处多次出现,我们应当予以重视。如果忽视这些相似之处,将会是个严重的错误。如果人类生下来就有视觉缺陷,通过手术恢复视力后,他们在镜子中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反应,会与猴子最初的反应一样——以为自己正在看另一个人,而不是自己。人类婴儿的反应也是如此,他们第一次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像时,会以为是自己的玩伴。大多数孩子要到两岁左右,才能表现出自我识别的迹象。

人本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的研究工作的价值体现在展示年轻人身份的形成过程。他认为,自我概念有三个组件:

•你对自己的看法,或称“自我形象”。

•你估计自己的价值是多少,或称“自尊”。

•你希望自己像什么,或称“理想自我”。

我认为,我们应该在罗杰斯的组件中添加第四个组件——“自我”。在技术时代,似乎身份的发展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不同的自我(这个自我是无形的、数字化的)来实现的。

我们把这个自我称为“网络自我”,或者是数字环境中的你。这是个理想自我,是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因此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组件。在网络空间这个新环境中展现出来的你,是个全新的、潜在的你。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都正忙着组装、创造和体验这样的虚拟自我。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技术的作用一年比一年重要。这时,与他人互动的是网络自我。如果投入的时间够多,很可能会在一夜之间迅速走红,成为名人。自拍照是网络前沿中的自我,是迎合公众的消费品位,专门创造、设计出来的人为产品,具有很强的可控性。

但我们该如何解释,许多自拍照中人们脸上露出的奇怪、空白、明显的表情?虽然他们的眼睛在往外看,但心思却在别处。

虚拟镜像是被隔离在社会之外的,除了一件事——自拍照不可能在真空中存在,自拍照也需要反馈。网络心理学家可能会说,这才是自拍照的全部意义。

自拍照在问广大的受众:喜欢这样的我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