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一节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不管是心理学家还是普通大众,人们都会好奇: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和行为为什么会出现差异?人类最善于撒谎,也的确经常撒谎。这让我们想知道生活中认识的真正的他或她是怎样一个人,又习惯于怎样为人处事。

已知的最早人格评价活动诞生于伪科学——占星术。占星术多用来预测未来,比如战争、自然灾害或者命运。在科学的幼稚年代,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个观点是,一个人出生时行星所处的位置将影响他的性格和命运。尽管现代天文学和行为科学已证明其纯粹是无稽之谈,但这种观点现在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跟占星术不一样的是,相面术——面部特质反映人的内心真实这一说法,在心理学上并不是无稽之谈。我们的表情当然能够极大地反映我们的真实感受。但希波克拉底、毕达哥拉斯及其他外貌学家均注重的不是表情而是长相,甚至伟大的亚里士多德也强调说:“天庭(前额)巨大者愚笨呆滞,天庭偏小者用情不专,天庭宽阔者易于激动,天庭突出者心直口快。”

另一种用外表区分性格的方法是骨相学,就是抚摸头骨形状的伪科学,19世纪曾风行一时。虽然骨相学在20世纪已销声匿迹,但许多人仍然相信,大额头代表智慧敏感,小额头者多半愚蠢而寡情。

古代使性格与生理特质相联系的最有名的理论,是盖仑(Galen)的气质体液说。他认为:黏液过多者冷静镇定;黄胆过多者性急易躁;黑胆过多者沉湎于忧郁;血旺者乐观自信。这一教条一直统治至18世纪,其后继门人常玩弄营养新潮、蒸汽浴和其他准科学把戏以校正体内的化学循环,以求强身健心。

多少世纪以来,有关性格的讨论经常围绕心理学中最基本也是争辩最多的一个话题展开: 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究竟是内心力量的产物,还是环境刺激导致的结果?

柏拉图及其弟子坚持认为,思想的内容在出生之前已经存在,因而只需记住即可;毕达哥拉斯和德谟克里特则反驳说,所有的知识均源于感知。一场争论由此而起,并于17和18世纪达到如火如荼的地步。笛卡儿和其他理性主义者认为,大脑里的思想是天生的;洛克等经验主义者却认为,新生婴儿的头脑形同白纸一张,只靠经验在上面留下信息。

当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后,遗传论者——高尔顿、戈达德、特曼等——都拿出调查数据以支持其观点,而行为主义者——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则提供实验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场争论一直持续至今。

两种观点在儿童哺育、教育方法、心理治疗、针对少数的公众政策、对罪犯的处理、妇女及同性恋者的状况和权利、移民政策等诸多个体与社会议题上,均得出相反的结论。顺理成章的是,最近几十年来,这一问题也一直制约着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人们渴求一个决定性的科学答案。我们下面就来看看两大阵营的研究者和理论家都悟到了什么,他们是否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