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五节 智商之争

智力测验并非无可置疑。从1921年起,智力测试就开始受到人们攻击。攻击者认为,阿尔法方案和贝塔方案测试的不是天生的智力水平,而是后天对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因而,对处于主导地位的白人中产阶级有利,而对低层阶级和移民则带有偏见。

比如,在12岁的标准水平上,斯坦福-比内标准问到 “慈善”和“公正”两词的定义问题。如果一个来自西南农村棚屋地区的墨西哥裔美国孩子答题不充分,是他天生存在智力缺陷呢,还是该孩子未能学习过这些词的意义呢?再比如,在8岁水平的斯坦福-比内标准测试中,有这么一道题:“如果你把属于别人的东西弄坏,应该怎么做呢?”如果这位8岁的孩子生活在城市的贫民窟里,在这里孩子们需要拼命挣扎才能生存下去,那么,他或她的答案反映出的是其天生智力水平呢,还是贫民窟的传统或这种子文化中的习俗?

1922年,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新共和》杂志上发起一场批判运动,批评宣称智力测试能够测量天生心理能力的人。李普曼认为,智力测试给一些孩子,特别是一些贫穷人家的孩子,贴上了次人一等的永久标签,从而使其服务于抱有偏见且有权有势的阶层。

他和其他持相同观点的人士列举出非常充足的证据以反对陆军阿尔法测试,其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他们对斯坦福-比内标准的反对。他们还批评了耶基斯以阿尔法方案为模型的测试法可测量天生智力的观点,认为阿尔法问题中的许多答案要求的显然是后天所学知识,而不是先天智力。按照阿尔法和贝塔方案,美国白人男子的平均心理年龄只有13岁,仅仅略高于低能儿。

随着智商争执的升温,智力测试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心理学家中降温,40年代则大幅降温。尽管如此,教育工作者、商业机构负责人还在继续使用心理测试。到60年代,这些测试再次受到攻击。一些心理学家甚至走到否认存在智力的地步,认为人们讲不出智力是什么,智力只不过是智力测试所测试出来的东西。

尽管标准智商测试遭遇很多挑战和反对,但它依旧是“心理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炮轰智商测试的人渐渐减少。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领域开发了全新的测试手段,收集了最新的数据,并找到了最新的解读方法。智商测试开始广泛地应用于神经病学研究。

关于智商的争议潮起潮落,至今仍在继续。现在智商测试已得到很大修改,比早期更贴近“文化公平”。在学校、机构、军方、工业和其他领域里,这些测试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如何,心理测试始终对现代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