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54页

天无绝人之路。

不管杨廷和和一些大臣如何压制民意,可还是有人站出来为皇帝说话了。那个人就是在礼部做观政的张璁,儘管他职位低下,可还是一石激起了三层浪,在朝庭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王瓒被贬南京后,作为礼部观政官员的张璁,虽抱着“虽无飞,飞必惊天;虽无鸣,鸣必惊人”之想法,精明的他却吃王瓒之堑,长自己之智,收拢翅膀隐而不发,静观其事态之发展。但想到给自己算命的萧御史的“将大贵,倾动海内,与世无比”之言,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起来,自己已经年近50岁了,现在还只是未入流的礼部观政,何时才能有“大贵”和“倾动海内”呢?年龄不等人了,想要“倾动海内”,那就只有走捷径了。

没有想到,走捷径的机会很快就来了,新帝登基不久,朝廷上下都议起大礼来了。巧的是,张璁偏偏又是研究“礼”的行家,早在家乡创办罗峰书院时,就大讲三《礼》,还撰写出《礼记章句》一书。他看到群臣与皇帝一人争执,越来越激烈,都互不相让。那些大臣们,人多势强,可争来争去却抓不住要害。

俗话说,傍观者清,就张璁看来,以杨廷和为代表的朝臣们目前虽暂占优势,可理由不是太充分,而皇帝目前处于劣势,可他握有皇权,而且还真理在手。以他40余年的人生经历,他判断,其争论的结果就如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属于皇帝。而这时,孤立的皇帝正需要有人出来助他一臂之力啊,你在皇帝正需要人帮他的时候力挺他,一旦他羽毛丰满,掌了实权,他会不器重你吗?于是,张璁认准了这条捷径,就开始寻找出手的机会。

经细緻的观察,他见礼部上议之奏章数次被嘉靖皇帝驳回,觉得嘉靖皇帝尊崇生父决心已定,但因皇帝年少孤力无援,处处受制于杨廷和与众大臣们,而不得遂已之愿。再者,杨廷和们的理论也漏洞百出,其理歪根本站不住脚,明显有以老欺少、以臣欺君之嫌。张璁想:现在正是自己振臂一呼,鼎力一助之时了。于是,在正德十六年七月朔,他铺开纸卷,挥毫泼墨,奏章一气呵成,力驳礼部上议,倡统、嗣不同之说。

张璁上疏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陛下嗣登大宝,即议追尊圣考以正其号,奉迎圣母以致其养,诚大孝也。廷议执汉定陶、宋濮王故事,谓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私亲。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

张璁不亏为精通三礼的进士,他引经据典,层层剖析,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

疏中几处反问,尤其精妙,特别是一句“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更是击中了那些朝臣的命门穴。

困境之中进退维谷的嘉靖皇帝看到此奏章,喜出望外,拍案而起,高兴地说:“妙哉,此论出,朕父子可获全矣!”

嘉靖皇帝立即发交廷臣们讨论,可内阁反应迟缓,以不理不睬来对抗。

嘉靖皇帝便派司礼太监将奏疏再送内阁,不满意地对众臣说:“此议实遵祖训,依据古礼,汝等为何要延误朕?”

杨廷和没有办法驳斥张璁,强词夺理回答说:“新科进士张璁,一个书呆子,怎么会知道国体呢?”

嘉靖皇帝见有人支持,也不理会杨首辅的了,于当天御文华殿,召见内阁大臣。

皇帝要亲自召见,朝臣们就是对皇帝再有意见,也不敢公开违抗命令啊!杨廷和、蒋冕、毛纪、毛澄等人只好硬着头皮前往。

嘉靖皇帝亲自将手敕授予杨廷和,心平气和地说道:“遵祖训,据古礼,朕以孝为先,当尊生父生母也!”令其父母为帝和帝后。

杨廷和听了嘉靖皇帝之言,又看皇帝理直气壮的样子,再看皇帝交给自己的手敕,只见上面写着:“至亲不过于亲生父母,尊父母才是最大的孝道,卿等继统须继嗣,朕知其用心,但父母养育深恩,朕不能不报。又,岂能为君之后就不要父母的道理?所以,朕拟尊父为兴献皇帝,母为兴献皇后,祖母为康寿皇太后。卿等应曲体朕意,毋使朕为不孝罪之人啊!”

杨廷和立即拉长脸,不高兴地说:“皇上,您怎么就不学汉哀帝和宋英宗呢!”

嘉靖皇帝笑笑说:“是啊,朕是在照杨爱卿的意思在做啊,是在学宋英宗啊!宋英宗经过‘濮议之争’之后,就是称生父为皇考的啊!杨爱卿,你等为何不学韩琦、欧阳修等忠臣支持朕呢!”

嘉靖皇帝的话又让杨廷和无言以对。惹得杨廷和越发不快了,还在心里说:照你的意思说,我等不是忠臣啊?

杨廷和、蒋冕、毛纪、毛澄等人只好蔫蔫地退去,虽说不出强有力道理,可仍坚持前议,还强硬地封还了手诏,负隅顽抗,就是不同意。

双方再次陷入了僵局。

48.殿内赏兰戏宫女

48。殿内赏兰戏宫女

下了早朝,嘉靖皇帝对黄锦说:“黄伴,汝知晓宫后苑里的兰草花盛开了么?”

黄锦说:“以奴才愚见,眼下正是兰花盛开之时,只是近日天阴且气寒,不知那兰草花开得如何?”

嘉靖皇帝说:“陪朕去观看如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