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六章 修耕植以蓄军资

,以隆王室。

曹操此前已经追赠枣祗为陈留太守,但觉得这还不能与枣祗的功劳相称,应当再给他封赏。曹操还觉得这件事情早该办了,拖到现在才办,是他的过错。于是下令给枣祗的儿子处中封爵,使对枣祗的祭祀永远继续下去。任峻则在官渡之战后被封为都亭侯,赠给食邑三百户,并升调为长水校尉。平常任峻有什么建议,曹操也总是乐于接受,大加赞赏。建安九年(204)任峻去世,曹操为之悲痛流泪,不能自已,立即让任峻的儿子任先继承了其父的封爵。

曹操屯田的成功,在天下三分之后也曾影响到吴、蜀两国,他们都曾相继实行屯田,不过其规模和功效都不能同中原地区相比。

当然,屯田制也并非曹操赠给农民的一块“乐土”,农民的地位从根本上说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变。政府同屯田农民的关系,还是剥削者、压迫者和被剥削者、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政府成了最大的地主,屯田农民则成了国家直接控制的带有农奴性质的佃农,他们的地位同过去相比变化不大;而有一部分原来是独立的小土地所有者,耕种自己的土地,身份是比较自由的,而现在却成了被束缚在指定土地上的隶属农民,生产要受各级屯田官的管理和支配,地位则是大大地降低了。他们耕种的土地是国家的,自己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还有可能随时被移往他处,身不由己。军屯是用士兵进行生产,其隶属性更强。再就剥削量而言,他们须将收获物的十分之六(使用官牛者)或十分之五(使用私牛者)交给政府。这个剥削量同汉代耕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的地租负担(十分之五)差不多,但却远比自耕农的赋税负担(除人口税外,三十税一或十五税一)为高。因此,在曹操屯田初期,主动应募的流民并不太多,很多虽名为招募,实际上是被强征来的。这样,逃亡的事情也就不断发生。后来,沛郡南部都尉袁涣对曹操说:“老百姓安土重迁,这个习惯不能一下子加以改变。应当顺其心意,愿意的加以招募,不愿意的不必勉强。”

曹操采纳这个建议,将强征改为自愿应募,同时免除了屯田农民的兵役,让他们安心种地,多打粮食,得到了屯田农民的拥护。当然,根本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逃亡的事情也就不可能完全杜绝,建安二十年(215),还曾发生屯田农民吕并自称将军,率众在陈仓起义的事情。

不过,屯田可以使农民在战乱的年月免于流离死亡;屯田农民直属国家,不负担兵役和徭役,比起过去的佃农要受地主、官府层层额外盘剥来,负担还是要轻一些。他们虽然要受交租十分之五六的剥削,但能够得到农具和耕牛,能够保障农时,能够集中力量兴修水利、改进农业耕作技术,这就保证了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因此,屯田制度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顺利推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屯田制大约实行了七十年左右,在魏末晋初走向衰亡。由于迫切需要解决的军粮问题已经逐步得到解决,统治者对屯田已经不如最初那么重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一部分屯田逐渐被侵占,一部分屯田农民重新变成了豪强地主的佃客。屯田的剥削量越来越高,后来竟发展到用官牛者,要将收成的百分之八十交给政府,使用自己耕牛的,也须将收成的百分之七十交给政府。屯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日益低落,大批逃亡的事件不断发生,不少人流入世家大族庄园内,有些人则被屯田官驱使去从事其他劳役或经商牟利,使屯田逐渐荒废。屯田制受到如此破坏,它自然不可能再给国家带来多少好处。于是,执政的司马昭在魏元帝咸熙元年(264)下令废除了民屯制度,将屯田官转为郡县长官。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司马炎又重申前令,“罢农官为郡县”。风行一时的屯田制度,至此宣告结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全民废土:我能无限强化避难所 致郁系编剧 绝世唐门雨浩你变了 下海后,遇见魔女小姐 诸天万古道 从有风的地方开始的文娱 红楼道爷 人在柯南,但是修罗场 苟在美食的俘虏 魔法使苍崎青子事件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