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十四章 坚守淮南

一 巩固淮南防线

赤壁战后,孙权一面在西线同刘备联盟,共同对付曹操,一面在东线伺机向北扩展势力,同曹操在淮南地区展开了长期反复的争夺。

建安十三年(208)冬,曹操刚撤回北方,孙权就亲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合肥守军人数不多,但团结一致,进行了顽强抵抗。当时连连下雨,城墙被水浸泡,有崩塌的危险,城中军民便用茅草加以覆盖。晚上则在城上点燃油脂,城外敌军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根据敌情的变化预作准备。孙权见久攻不下,想亲率一支轻骑往前冲杀,被长史张纮劝止。

曹操得知消息,深恐合肥有失,连忙派兵支援。但赤壁之役,损失惨重,曹仁还在江陵同周瑜激战,也得支援,他手边实在没有多少援兵可派。最后,只派了大将张喜率一千骑兵前往,嘱咐他在经过汝南时把汝南驻军也带上。曹操没有料到的是,汝南兵不仅人数有限,这时也染上了疾病,谈不上有多少战斗力了。

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用奇谋摆脱了这一困境。扬州别驾蒋济得知援兵不多的消息,深恐这样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向刺史献了一个密计,谎称得到了张喜一封信,信中说曹操派步骑四万前去解合肥之围,已到雩娄,请州里派主簿前去迎接。同时分别派出三批使者带着书信前去通知合肥守军,使之增强信心,顽强坚守。第一批使者冲进了城中,第二批使者被孙权捉住。孙权看了从使者身上搜出的书信,信以为真。加之攻城月余,并无进展,只得下令烧掉围城的营寨退兵,合肥城得到了保全。

建安十四年(209)三月,曹操亲率大军来到谯县。得知孙权已经退兵,便下令部队停留下来,制造轻便快捷的战船训练水军。这时蒋济来见他,曹操向他征询意见:“以前我在官渡同袁绍对垒时,把百姓先迁往南边,这样他们既不会逃散,也不会被敌人掳走。现在同孙权对垒,我想把淮南的百姓迁往淮北,你看怎么样?”

蒋济不赞成,认为以前处于敌强我弱的情况,那样做是对的,而现在形势比较稳定,老百姓有留恋故土的心理,是不愿迁徙的。曹操坚持己见,付诸实施,结果引起江、淮间老百姓的惊慌,有十多万人渡江逃到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十分后悔,后来见到蒋济,赶忙上前,大笑着说:“我本来想让老百姓避开敌人,没想到却反而把他们都赶到敌人那里去了!”

这年七月,曹操率军从涡水进入淮河,经肥水进驻合肥。曹操深知合肥战略地位的重要,如果合肥、庐江一线失守,他就只能退到淮水以北,中原地区就要受到威胁了。因此,他在加强防务、积极为水上作战作准备的同时,从长远考虑,还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淮南防线的措施。

首先,他下了一道《存恤吏士家室令》,凡将士没有产业,死后家属不能养活自己的,县官不要停止口粮供应,部队长官要对他们抚恤、慰问。赤壁战中,曹军战死和因疾病而死亡的人不少,他们的家属失去依靠,不少人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困难,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今后的扩军和部队的士气。曹操说:“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说他这个讲仁爱的人是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不得已的,以求得人们的理解。这样做,对于安定军心,鼓舞士气,尽快摆脱严重受挫的阴影,走出低谷,开拓新的局面,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重新设置了扬州各郡县的长官,加强了各级领导力量。自消灭吕布、袁术以来,扬州有不少人士投归曹操,曹操也主动罗致了不少人才,其中有不少人得到曹操信用,为稳定扬州的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如陈登为广陵太守,在江、淮间甚得民心,曾经大败孙策,使孙策势力无从向江北发展。又如刘晔,曾说服曹操平定庐江境内以陈策为首的农民起义,曹操任他为司空仓曹掾,十分信任。每当碰上疑难问题,曹操就写信向刘晔请教,有时一个晚上竟达到数十次之多。特别是刘馥,为安定扬州的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避乱扬州,建安初年劝说袁术部将戚寄、秦翊投归曹操,曹操很高兴,任命他为司徒掾。后来,孙策所任命的庐江太守攻杀了扬州刺史严象,庐江境内又有梅乾、雷绪、陈兰等人聚众数万起义,形势一时非常紧张。曹操这时正忙于对付袁绍,脱不开身,于是表荐刘馥为扬州刺史,将东南的事情托付给他。刘馥接受任命后,单马来到合肥空城,建立州治。他安抚了梅乾、雷绪等人,稳定了社会秩序,数年间有上万流民返回了家园。同时推广屯田,修复了芍陂、茄陂、七门、吴塘等水利工程,保证了农田的灌溉。在官民有所积蓄后,还汇聚诸生,办起了学校。特别是,刘馥将合肥城修筑得又高又厚,准备了不少木头石块和茅草油脂等物,加强了守备。孙权亲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结果无功而返,这些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惜这个刘馥,在建安十三年(208)死去了。由谁来接替刘馥,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曹操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通晓军事的丞相主簿温恢出任扬州刺史,而以足智多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