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本篇主要讨论了医生在临床中常犯的四种过失,指出其要害在于“治不能循理”,目的在于以此作为临床的惩戒。

【原文】

黄帝在明堂,雷公侍坐。

黄帝曰:夫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

雷公对曰:循经受业,皆言十全,其时有过失者,请闻其事解也。

【译文】

黄帝在明堂里,雷公在近旁侍坐。

黄帝说:你读书受业已经多时了,请谈谈你对治病的成功和失败的看法,为什么有时会成功,有时会失败?

雷公说:在我学习医学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大家都说遵循医经上的理论和老师传授的技术,就可以收到十全的疗效,可我这样去做了,却还是难免有过失,这是为什么呢,请您说说。

【原文】

帝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将言以杂合耶。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

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译文】

黄帝说:你是因为年少而思考问题不全面呢,还是因杂合了各家学说而缺少了分析能力呢?十二经脉和三百六十五络脉,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也是医生所遵循和常用的。你之所以不能收到十全的效果,是因为治病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认真分析探求,不明白体外病变和体内病变之间的关系,所以常常产生疑惑,出现失误。

临床诊治时,不明白阴阳逆从的道理,是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

跟随老师学习,尚未精通就半途而废,盲目施行各种不正规的疗法,把荒谬之说当成真理,乱立病名来夸大自己的功劳,乱用砭石,不但治不好疾病,反会给病人留下终身痛苦。这是治疗失败的第二个原因。

【原文】

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译文】

诊治疾病时,不了解病人的贫富贵贱、生活环境的优劣,不辨察病人形体的寒温,不注意病人饮食的喜恶宜忌,不区分病人性情的勇怯,不知道运用比类异同的方法分析病情,这样就足以使自己头脑混乱,不能明确诊断。这是治疗失败的第三个原因。

诊断疾病时,不向病人询问疾病发生的缘由,以及病人是否遭受过精神上的伤害,饮食是否失制,生活起居是否无规律,是否中毒等情况,就仓促切脉,怎能准确诊断病情?于是,只好胡言乱语,编造病名。这种粗率的诊病态度,会造成恶果,遗憾无穷。这是治疗失败的第四个原因。

【原文】

是以世人之语者,驰千里之外,不明尺寸之论,诊无人事。治数之道,从容之葆,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呜呼!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

【译文】

有的医生喜欢夸大其词,其言语足以夸大到千里以外,却根本不懂得尺寸的理论,不明白人情事理。医生诊察疾病,要细致深入地分析病情,有的医生只知道诊察寸口的方法,却诊断不出五脏之脉,更不知道各种疾病发生的原因,遇到了治疗上的难题,才怨恨自己学术不精,甚至归罪于是老师教得不好。因此,医生如果不能以理论为指导,即使开业行医,没有医术,也只是盲目治疗而已,偶有治愈就沾沾自喜。唉!

医学理论如此辽远幽深,谁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呢?医学理论就像天地一样远大,就像四海一样广深,所以必须反复研习。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即便老师传授得很好,也仍不能彻底明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