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咳论篇第三十八

本篇从整体观念出发,系统地论述咳嗽的病因、病机、分类、症状、传变及治疗等问题,为论咳之专篇,故篇名曰“咳论”。

【原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译文】

黄帝问:肺脏有病,人就会咳嗽,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有病,人都会咳嗽,不只是肺病会这样。

黄帝说:我想知道各种咳嗽病的病状。

岐伯说:皮毛主表,与肺互相配合,若皮毛感受了外部寒气,继而肺脏就会被寒气侵袭。假如此时又喝了冷水或吃了冷食,胃里的寒气也会沿着肺脉上行至肺,导致肺寒。如此内外寒气相合,且驻留于肺脏,人就会患肺咳病。这就是肺咳病的情况。

【原文】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译文】

至于五脏之咳,是由于五脏在它们各自所主的时令受病,而不是由于五脏在肺所主的时令受病,只是后来五脏将它们的病传给了肺。

人和自然界是相应和的,因此如果五脏在它们各自所主的时令受寒,人就会生病。病情轻微的,人就会咳嗽;病情严重的,寒气侵入人体内部就会使人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一般而言,秋天时肺先受寒,春天时肝先受寒,夏天时心先受寒,长夏时脾先受寒,冬天时肾先受寒。

【原文】

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译文】

黄帝问:应当怎么样去区分这些咳嗽呢?

岐伯回答说:肺咳的病状是,人咳嗽时气喘有声,病情严重时还会唾血。心咳的病状是,人咳嗽时心中有痛感,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塞了一样,病情严重时还会咽喉肿痛而闭塞。肝咳的病状是,人咳嗽时两胁会疼痛,病情严重时会痛到无法转侧,一旦转侧两胁下就会肿胀。脾咳的病状是,咳嗽时右胁会疼痛,痛感隐隐牵连到肩背,病情严重时人无法活动,一活动就会加剧咳嗽。肾咳的病状是,人咳嗽时腰背互相牵扯作痛,病情严重时还会咳吐痰液。

【原文】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译文】

黄帝问:六腑之咳的病状是什么?六腑又是怎么样受病的?

岐伯回答说:五脏之咳如果久不见好,就会转移到六腑。如脾咳日久不愈,就会导致胃受病;胃咳的病状是,人咳而呕吐,严重时还会呕吐出蛔虫。肝咳日久不愈,就会导致胆受病;胆咳的病状是,人咳嗽起来可呕吐出胆汁。肺咳日久不愈,就会导致大肠受病;大肠咳的病状是,人咳嗽起来会大便失禁。心咳日久不愈,就会导致小肠受病;小肠咳的病状是,人咳而放屁,并且咳嗽与放屁往往同时进行。肾咳日久不愈,就会导致膀胱受病;膀胱咳的病状是,人咳嗽起来会小便失禁。以上这些咳嗽,如果久不见好,那么人的三焦便会受病;而三焦咳的病状是,人咳而腹满,无食欲。

这些咳嗽病,不管是由哪一个脏腑的病变所致,其寒邪必在胃中聚合,而后沿着肺脉侵袭肺,于是病者才会出现多痰多涕、面部浮肿、咳嗽气逆等症状。

【原文】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善。

【译文】

黄帝问:治疗的方法是什么?

岐伯回答说:五脏之咳,医者可从它们各自的腧穴着手治疗;六腑之咳,医者可从它们各自的合穴着手治疗;如果是咳而浮肿的病,医者可从有关脏腑的经穴分别着手治疗。

黄帝说:说得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