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Tadasana 山式

tah-DAHS-anna

tada=山

这个姿势的名称会让人想起支撑面稳定、稳固,而顶部到达天际的景象。

分类

对称站姿

骨骼关节动作

说明

躯干中各种各样的肌肉参与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的组合,以维持脊柱在重力作用下的弯曲。在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收缩中,每个人都有的不同屈伸肌群是活跃的,以保持所需的姿势支撑。

足弓参与其中,并与盆底、下腹部、肋骨、颈椎和头顶的支撑连接。

无肌肉支撑和具有充垫物的脚:脂肪垫(黄色)和足底筋膜(蓝色)。脚的肌肉占据足底筋膜和骨头之间的空间。

在不稳固的基础上无法建造任何持久的东西。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瑜伽传统都以山式作为体式练习的起点。有趣的是,这个姿势与解剖姿势几乎是相同的,而解剖姿势是运动和解剖学研究的起始参考点。这两个姿势之间的唯一主要区别是,在山式中,前臂旋前(手掌面向大腿的侧面,不是向前)。

这种体位也是人类独有的,因为人类是这个星球上唯一真正的两足哺乳动物。人类也是最不稳定的生物,具有最小的支撑面,最高的重心,最上面还有(在比例上)最重的大脑。

这个姿势的支撑面(脚)使弯曲和支撑的力量在人体系统中的运作方式有了一个美丽的形象。足部的基本结构可通过一个三角形来表示。三角形的3个点是足部结构放在支撑表面上的3个地方:脚跟、第一跖骨的远端和第五跖骨的前端。连接这些点的线代表3个弓形,通过它们获得该姿势支撑: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跖骨)弓。还有第四个弓形,称为内侧横弓或跗拱,即横跨跗骨,从舟骨到骰骨。

从下面看,将双脚的两个三角形连接起来就可以显示出山式的支撑面的大小和形状。在该姿势中,穿过身体重心的垂线也应穿过该支撑面的正中心。

肌肉的多个层次(参见第75页的上图)都一起配合,产生足部28块骨头(26块主要骨头和2块籽骨)的提升、平衡和运动,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适应性结构,能够让人类在不平坦的地形上平稳地移动。

脚已经在没有道路或人行道的世界中进化了数百万年。如果在运动过程中不再需要脚的适应性,支持弓形的较深层肌肉可能会被弱化,最终只留下表层的非肌肉型足底筋膜负责防止足部被压扁。这对足底筋膜造成的压力往往会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脚跟骨刺。

为了恢复足部的自然活力、力量和适应能力,一般而言,练习站立姿势是最佳途径之一,而具体来说就是山式。一旦基础得到改善,身体的其余部分的恢复就会更容易。

三角形代表三每只脚的个支撑点

3个脚弓

足底筋膜,足部支撑的最浅层。足弓支撑的肌肉越弱,对足底筋膜产生的压力就越大,这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脚跟骨刺

肌肉组织层次:(a)最表层和(b)最深层

足骨(a)仰视图和(b)俯视图。X标记表示身体重量在那里穿过胫骨转移到距骨,并从那里转移到跟骨

呼吸

山式非常适合于观察用于姿势支撑的肌肉和用于在腹腔和胸腔产生形状变化的肌肉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有了来自足、腿和脊柱的明确支撑,在胸廓和肩带中的移动性更大,可以实现呼吸的运动。

Samasthiti 山式变式

祈祷式(Equal Standing,Prayer Pose)

sama=相同,相等;sthiti=建立,站立

说明

祈祷式具有比山式更宽的支撑面,因为脚后跟被放在坐骨下(或分开得更宽),而不是尽可能地接近彼此。从这个基础(而不是山式)开始执行的所有一切站立姿势都因此而有了更宽、更稳定的支撑面。

此外,低下头,并且双手合十(祈祷)。这对于串联体位拜日式来说是典型的起点,哈达瑜伽的许多系统都用拜日式来将各种体式连接成流畅的序列。

祈祷式的支撑面。圈住的点标记重心线的落点

术语说明

在斯里·K·帕塔比·乔伊斯(Sri K.Pattabhi Jois)的阿斯汤加(Ashtanga)传统中,术语samasthiti指的是本书所介绍的tadasana。在斯里·T·里希那马查(S r i T.Krishnamacharya)及其儿子T.K.V.德斯卡查尔的教学传统中,术语tadasana是指一种双臂举过头且在脚掌上平衡的站姿(下图示出了支撑面)。

这里的重量在脚掌上平衡。X标记了重心线的落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