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四节 乱中求序

在性格研究的早期,就特质问题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只不过是一些原始素材。有关一个人的杂乱特质分数,并不能合并成关于他或她的性格的整体图像。

一些心理学家提议,一定要做到乱中求序,即把一些联合特质合并成更大的趋向或共有特质。其他人建议把性格特质归类为双模式的范围或类型,比如荣格将人群分成外向及内向两大类。

在20世纪40年代,一位名叫汉斯·艾森克(Hans J.Eysenck)的德裔英国心理学家,将因素分析应用到复杂的性格分析之中。艾森克采纳荣格的两分法原型,假定说,若干特质如死板和害羞,会在内向的人身上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而相反的特质却可能在外向的人身上产生相互作用。对此,他又自己增加了两种新的两分法,即神经质的尺度,一个极端是高度稳定的性格,另一极端是极不稳定的性格。他期望一些特质能够彼此关联。

按照MMPI和他自己设计的一套性格测试法所得出的数据,他发现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在他认为内向者和外向者身上应该成串出现的一些特质当中,的确存在相互联动的关系;而在神经病和正常人之间他认为应该成串出现的一些特质中,的确也存在可比较的相互联动关系。将这四种因素罗列出来时他发现,它们与盖仑在古代发明的体液理论的四质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画出了下面的草图:

图 14 艾森克四重性格表尽管这种巧合令人激动,但大多数MMPI使用者发现艾森克四重原型说太过笼统,并希望能从测试结果所得出的分数里归纳出更为具体和详细的诊断办法。在英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之下,因素分析法终于问世。

卡特尔没有像艾森克一样始于某个假设的结论,而是让因素分析法自己探索出路。他在大量变量中计算其相互联动,将那些明显显示相互联动关系的素材列成表格,再给它们编上因素名称。这是一件繁重的业务,即使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亦不轻松。比如,要把100种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计算出来,就得计算4950种关系。

这一研究听起来严苛认真,远离现实。但就卡特尔而言,尽管彬彬有礼,富有贵族气质,却并非那种枯燥无味的浮夸之徒。卡特尔于1937年来到美国从事研究,在研究工作的早期,他设法将171种性格表层特质归类为62个串,后来减去重叠内容又将其缩减为35个。最终得出结论说,16种根本性的特质或因素足以涵盖所有个体性格差异。

16种性格因素中的每一种都有两极化倾向。比如,情感稳定性,从一端的“受感情左右”到另一端的“情绪稳定”;疑虑,从“不疑”到“多疑”不等。按照手册里列出的一些步骤,测试人员可得出一位受试者或某类受试者的性格轮廓。轮廓间的差别非常明显,且易于看出问题,这些轮廓成为职业咨询的重要工具。我们在此例举出3种职业人员的轮廓。

图 15 卡特尔16种因素法得出的3种职业人员的性格轮廓多年来,卡特尔16种性格因素问卷一直得到广泛应用。今天,它已为不那么复杂的其他分析法所替代,但这些新方法中有许多仍是它的衍生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