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事件营销的转化效果

成功的事件营销可以获得流量短暂爆发,但是具体变现也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在传播过程中,大家关注的点不同,不一定马上能落实到消费层面。

那么事件营销究竟能不能为企业和品牌带来效果转化呢?

有很多事件营销其实是为了事件本身而做的营销,最终事件火了,但品牌或销量效果很难保证。

例如上文提到的“斯巴达勇士”,事件确实能带来很大的关注,瞬间爆发巨型流量,却让受众的关注点聚焦在事件本身,而忽略了背后的品牌(很多人都忽略了“甜心摇滚沙拉”这个品牌主)。

同样,对于“逃离北上广”这个由新世相操刀的著名案例,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舆论关注事件的焦点被引导到了创意代理商(新世相官微)身上,反而忽视了品牌主(航班管家)是谁,觉得品牌主是为媒体炒作在买单。

还有2015年刷屏的“只要心中有沙,哪儿都是马尔代夫”案例,很多人以为是去哪儿或者携程策划的病毒事件,其实幕后的真正品牌主是途牛。这张图片和后来发布的一些图文,与途牛网自身信息分割太多,确实会让受众一笑了之,以为是网友纯恶搞。

这些流量、声量和关注度到底能不能带来品牌增长,我感觉悬。

途牛网事件营销

从流量池思维来看,事件营销要把火力集中在品牌本身或者核心卖点上,才能让流量和销量挂钩,即使会牺牲一些创意的趣味性,也比事件火了但品牌没人知道带来的尴尬要好。

当然,事件营销也可以分成品牌和效果两类:品牌类通过一个刷屏级的事件提升品牌声量,抢占消费者的心智,打造品牌知名度;效果类就是把通过事件营销瞬间爆发的巨大流量,迅速转换成实际销量。

比如,神州专车“Love U”的案例就是一次偏品牌与公关型的营销。

这次营销并没有给神州专车带来太多切实的单量,却是一次和“BeatU”呼应的反转型营销。仅24小时便完成创意构想、拍摄与设计、文案撰写、媒介投放,微信服务号当天阅读量超过93万,微信文章分享量达4万次。

神州专车“Love U”微信海报

现在很多企业都喜欢把“搞事情”当作营销标的。毕竟当我们说起在社交媒体上做一波营销战役时,想到的肯定是先做一组海报,再做个H5,传播上选择双微平台、大V、KOL、自媒体组合拳,预算够的话再来个直播……但总感觉缺点什么,那就“搞个事情吧”,小范围的影响力度毕竟有限,“搞事情”才能引起大圈层关注。

但是有多少事件营销最终都沦为一场广告主和代理商的自嗨,又有多少事件营销能真正带来效果转化、能真正让企业卖出货,这些都是企业在选择做事件营销之前就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