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三空间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听说过互联网的人还不多。互联网始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美国国防部的一个项目,15年来,互联网更多是作为程序员和学者的论坛存在的。直到1985年2月,一个叫做斯图尔特·布兰德的企业家,还有医生兼流行病学家拉里·布里连特决定,用技术创造一个可以跨越地理障碍的社区——他们并非最早有此想法的人。事实上,国防部的一名研究员J·C·R·立克里德曾开发了最初的计算机网络,并预测将来某天互联网会被用于培育社区。

1968年,立克里德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对于网络里的人来说生活也许更快乐,因为他们在选择和自己互动最好的人时,不是根据亲密关系等偶然因素,而是依靠共同的爱好和目标。”

立克里德的预测惊人地准确。1985年4月1日,布兰德和布里连特发布了全球电子讨论链WELL(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的首字母缩写)。从1968年起,圣弗朗西斯科一个反传统文化的坚定分子——布兰德开始出版杂志《全球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这是一份类似嬉皮士的企业商报。WELL创造了在居住空间和职场空间之外虚拟的”第三空间”(这是社会学家雷·奥尔登伯格提出的概念,指咖啡店、酒吧、邮局等曾经是传统社区核心的场所)。他们精选出来一些和其文化相符合的会员,为其提供免费杂志;其他人则每月要花8美元购买。在接下来的10年里,WELL变成了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社区之一,即使它的成员从未见过面。

WELL的基础设施模拟的是较早的一个网络社区,名叫”网络新闻组”(Usenet)。杜克大学的两个毕业生创建了与北卡罗来纳大学的链接——这是网络新闻组的萌芽。它和WELL的出发点相同,都是建立在”喜好”的基础上。立克里德曾预测,网络社区将根据兴趣而非地理位置划分。

这点千真万确。网络新闻组的话题很多,包括”电脑”,“娱乐休闲”,“人性”等。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包罗万象的话题能被细分成上百个更具体的话题,举例来说,在”娱乐休闲”栏目下,你可以找到”休闲/运动/大学/足球”的分类。

几个计算机学家早年决定,创造一种以”喜好”为基础的拓扑学(一种实体网络架构的形态),这个想法有某种必然的结局。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万维网的出现让互联网成为广受欢迎的实用媒介。大多数情况下,这”10亿”相对固定的网民会按照”志同道合”的原则形成某种团体,而其他的因素,比如地理位置、社会阶层、文化程度等,都没有意义。

对于生产信息的工作,这些志同道合的团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熟悉乌兹别克斯坦的专家会在同一时间审核维基的这个词条;新手和专业摄影师都混迹在iStockphoto;很多准视频记者都迷上了”潮流电视网”。

通过组织起这”10亿”,互联网的拓扑学不仅允许众包出现,而且几乎是确保了众包的出现。

对于虚拟社区的本质,有很多悲观的论调。批评大多集中在一点上:人们在网上花了太多时间,因此日常面对面的社交生活日益减少,而后者是社区的基础。近年来,尤其是在MySpace这样受到热烈追捧的社交网站出现后,人们开始建立一种新型社区,其职能正如帕特南的研究表述的那样。

有一点很清楚,网络社区让桥接资本不断增长,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全球。然而,WELL和网络新闻组的社区还不算大,人们着手重建的”第三空间”会是我们这个时代大量的社交网站的一部分。Facebook有7000万名会员,MySpace有1.1亿名会员。欧洲一个流行社交网站Bebo有4000万名用户。这还不包括那些专门化的较小的网络社区,比如iStockphoto或哈利_波特同人小说网(仅举两例)。社交网站的设计促进了朋友群之间的联系。从这方面来看,这些网站的主要作用就是积累桥接资本。

逐渐增多的网络社区到底为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我们正在逐渐了解。但近期的研究表明,像Facebook这样的网站和社会资本之间有一种坚实的联系,特别是在桥接资本多样化方面。对于众包来说,这有特殊意义,因为众包需要很多人一起合作,这些人广泛地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彼此之间却不相识。这部分资源,我们刚开始开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