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86页

不助五国抵抗秦国。自己也不做抵抗的准备,只是封锁了西部边界。在秦王

大军到来时,齐国便不战自亡了。

秦始皇能兼併六国,统一天下,当然主要是由他改革内政、富国强兵决

定的,是由于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适应了人民盼望统一、结束战乱的

愿望。同时,也与他善于采取以实力为后盾的 “远交近攻”、利用矛盾、稳

扎稳打、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和谋略艺术密切相关的。

秦始皇从公元前 230 年起开始进行兼併战争,经过整整 10 年的艰苦征

战,到公元前221 年,终于结束了近200 年的战国时代,使华夏大地第一次

出现了“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新局面,使中国第一次成为疆域辽阔、

民族众多的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发展

建立了历史性的巨大功勋。

二、利用矛盾、纵横捭阖的能手俾斯麦

谈到俾斯麦,一般读者只知他是一位 “铁血宰相”,曾帮助过镇压巴黎

公社起义的法国梯也尔政权。其实,这只是他一生中的一面,而非一生的全

部。全面地看,俾斯麦是 19世纪欧洲政治、军事舞台上的一位战略家,是国

际战争中利用矛盾、纵横捭阖的能手,统一德意志民族、创建德意志帝国的

重臣。

俾斯麦 (1815—1898)从青年时期起就开始了其外交生涯。1850 年后,

他先任普鲁士出席德意志邦联的常设代表,后任普鲁士驻彼得堡和巴黎的大

使。由于他才干出众,井立志统一德意志民族,1862年,他奉召回国就任普

鲁士王国首相。这对于俾斯麦来说,虽非受任于败军之际,但的确是奉命于

危难之间。国内,诸侯割地称雄,人民怨声载道,自由派资产阶级既贪婪又

软弱无力,国际上,则处于强邻威逼、孤立无援的境地。俾斯麦认为,普鲁

士王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在奥地利领导丁成立德意志联邦,充当奥地利的

“附庸”,还是由普鲁士来统一德意志民族,从而使德意志帝国成为欧洲强

国的问题。他提出: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靠说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

的,……而必须靠铁与血来解决”。这就是 “铁血政策。和“铁血宰相”的

由来。为实现德意志统一大业,他力排众议,在国内励精图治,发展经济,

厚植国力,进行军事改革。在国外则利用矛盾,纵横捭阖,广结盟友,相机

而动。

从 1863年到 1871年,俾斯麦先后发动三次战争,排除三大障碍,实现

了统一德意志民族、建立德意志王国的战略目标。在第一次战争即普鲁士同

丹麦的战争中,他看准了当时法国和英国忙于海外扩张无暇他顾的有利时

机,充分利用丹麦王国内部德意志民族同非德意志民族之间的深刻矛盾,以

雄狮搏兔之势,一举夺取了丹麦国内两个德意志民族聚居的地区,从而排除

了丹麦王国利用姻亲关係左右德意志邦联事务的障碍。

第二次战争是在普鲁士王国同奥匈帝国之间进行的。当时,在德意志邦

联内,奥匈帝国是唯一能够同普鲁士抗衡、并同普鲁士争夺统一大权的对手,

不排除奥匈帝国这个障碍,就谈不到由普鲁士来统一整个德意志民族。在这

次战争中,俾斯麦利用俄国同奥匈帝国之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结下的深仇宿

怨,争取到俄国的中立,同时又争取到法国的默许和义大利的支持,故能一

举大败奥军,迫使奥匈帝国答应不再插手德意志统一问题。当时普军前线将

领为军事胜利所陶醉,想一举打进奥匈帝国首都,准备在维也纳举行入城式,

俾斯麦给予坚决制止。他深知,如果战争再继续下去,法国就会进行武装干

涉,后果不堪设想;他更明白,战争既已达到预期目的,就应适可而止。战

后,俾斯麦同奥匈帝国签订了对奥相当宽容的和约,以重修友好。可见俾斯

麦之良苦用心。俾斯麦青年时期即研究过克劳塞维茨的 《战争论》,极为赞

赏书中关于战争同政治关係的精闢见解。他就任普鲁士宰相后明确主张:战

争要能发能收,达到目的即止,切不可为战争而战争。这说明,这位 “铁血

宰相”并非穷兵黩武主义者,而是一位政治家和战略家。

普奥战争只完成了德意志统一的一半,即排除了德意志邦联内部的障

碍,外部障碍法国则未扫除。法国所以极力阻挠德意志的最终统一,是为了

防止出现一个争夺欧洲霸权的对手。普奥战争后,俾斯麦加紧战争准备,同

时对外继续改善普俄关係和普奥关係,利用法国企图吞併比利时的活动加深

英法之间的矛盾,并看准了法国内部阶级矛盾激化的时机,通过 1870 年至

1871年的普法战争,终于最后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俾

斯麦成为帝国宰相,在任长达20 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