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5页

第6节:第一章沂水龙吟(3)

这是一个看重知识学问、讲求博学广闻的家族。诸葛家族累世经学,从诸葛亮的父亲、叔叔与汉末名士刘表、朝中公卿袁氏的密切关係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名士之流。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自幼刻苦好学,年纪不大时便到京师游学,学习《诗经》、《尚书》、《左传》等儒家经典。在这种家庭环境中,诸葛亮也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约在诸葛亮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章氏因病去世了。章氏是个知书达理、聪明贤惠的母亲,她不但支持长子诸葛瑾到京师洛阳去游学深造,学习儒家经典,还教诸葛亮认字,对他进行启蒙教育。母亲的去世,使诸葛亮感到失去了一位世界上最亲爱最慈祥的启蒙老师。哥哥诸葛瑾也中断了游学生涯回乡为母亲守孝。失去母爱是不幸的,但诸葛亮感到比自己更不幸的是弟弟诸葛均。他那幼小的年纪,正是需要母亲爱抚的时候啊!诸葛亮顿时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他觉得应该以自己的兄长之爱,去减轻弟弟失去母爱的苦痛。不久以后,为了照顾家庭,抚育孤弱,诸葛珪又续弦娶妻,把孩子们的继母领进了家门。

新来的继母很爱孩子,诸葛亮兄弟们对继母也很尊敬。母亲的去世,虽使诸葛亮失去了启蒙老师,但诸葛瑾的还乡,又使诸葛亮有了可以请教学问的兄长。孝敬、友悌、切磋、求知,一个经过震盪的家庭又恢復了往日的宁静与和谐。

然而,好景不长。

诸葛亮八岁那年,父亲诸葛珪又因病去世。清人张澍引《诸葛氏谱》说:"玄死时,瑾年十三,亮年八岁。"此说错误颇多,疑为"珪死时,瑾年十五,亮年八岁"。封建时代,父亲是一家之长,家中的顶樑柱。顶樑柱的崩折,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长子诸葛瑾已经十五岁,承担起奉养继母的义务,八岁的诸葛亮、年幼的弟弟诸葛均以及尚未出嫁的两个姐姐全部由叔父诸葛玄抚养。

家庭的变化是巨大的,而社会的变化更是惊人。

早在诸葛亮四岁的时候,全国就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黄巾军主力很快遭到镇压,但黄巾军余部坚持斗争二十余年,给东汉朝廷以沉重打击。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东汉朝廷解除了党锢。党锢的解除,给了士大夫集团在政治上发展的机会,他们关心政治、匡时济世、舍生殉道的精神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汉灵帝为了加强地方政权的力量,平定各地区的反抗,采纳了太常刘焉的建议,设立州一级的行政长官州牧,一改郡县两级的行政体制。出任州牧者,多为朝廷重臣,掌握州中财、政、军大权,"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东汉朝廷本想通过镇压黄巾起义,以加强中央的统治,但当黄巾起义的风暴过后,统治者惊奇地发现,欲恢復原来的秩序已根本不可能了。各地方豪强势力拥兵自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武装军阀集团。在中央朝廷,士大夫集团的势力不断壮大,成为地方豪强在中央的政治代表。中平六年(189)四月,汉灵帝死,少帝即位。在此期间,外戚何进企图在士大夫集团的支持下除掉宦官,结果反被宦官所杀。士大夫集团中的实力派袁绍又将宦官斩尽杀绝。随后地方军阀董卓进入京城,掌握朝政。关东的实力派又以讨伐国贼董卓的名义扩展自己势力。至汉献帝(189-220年在位)初年,全国各地先后形成了几个大的武装割据集团:

公孙度占据了辽东(今辽宁西部)。

公孙瓒占据了幽州(今河北北部)。

袁绍占据了冀、青、并三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东北部和山西)。

袁术占据了江淮地区。

曹操占据了兖州(今山东西南、河南中东部)。

刘表占据了荆州(今湖北、湖南)。

陶谦占据了徐州(今山东东南及江苏北部)。

孙策占据了江东地区(今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刘璋占据了益州(今四川及贵州、云南、甘肃部分地区)。

张鲁占据了汉中(今陕西南部)。

马腾、韩遂占据了关陇地区(今陕西西部、甘肃、宁夏及青海北部)。

以上的格局表明,由中央朝廷统一号令全国的大一统局面已经不復存在。

这是一个中央集权土崩瓦解的时期,一个地方实力派争夺地盘的时期,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一个只能谋求局部统一,然后再进一步实现全国统一的时期。

生活在这样一个动盪的时期,诸葛亮是不幸的。

但从另一角度看,诸葛亮又是幸运的。因为这又是一个政治舞颱风云际会的时代,一个为实现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从而出现的龙争虎斗各显英雄本色的时代,一个呼唤英雄、需要英才的时代。

如果说,诸葛亮家乡丰厚的文化土壤是他成长的地利,家庭的良好教育和影响是人和,那么这个时代就是他成长的天时。

天时、地利、人和,终于使诸葛亮成为三国时期人才群星中最灿烂、最耀眼的一颗。

第7节:第二章十年砥砺(1)

第二章十年砥砺

第一节名相成长的摇篮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诸葛亮兄弟姊妹一行从水路到达荆州的首府襄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