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181页

也不知他用了什么伎俩,只见那王三诏又念了一会儿咒语,头顶上竟慢慢生起了一阵白烟。紧接着,他身子开始急晃,脑袋也乱摆起来,带动着手脚狂舞,如疯如癫。又过了一会儿,王三诏直愣愣打个激灵,手中桃木剑疾指案上火烛。那燃烧着的烛火仿佛是被泼了热油,「呼」的一声,腾出一个硕大的火球。与此同时,王三诏倒转了那黑瓷瓶口,朝那火球上一罩,又将瓷瓶置于案上,再取了两枚细铁钉,「噗噗」两声,分别刺入两个纸人的眼睛中。

待这些弄好,王三诏已是大汗淋漓。他又朝着香案祭了祭,便盘膝坐在了法台上,闭上二目,掐着指诀,似是入定了一般,物我两忘。

朱常洵又看了一气,渐觉有些乏味,朝身边的孔学悄声道:「孔先生,既然三诏真人法坛已开,那我就不打扰了。这里你多帮衬着些,我去宫里走一趟。」

「好,」孔学点了点头,「那我二人便候在这里,等着殿下的好消息。」

朱常洵离开大宅后,就回府邸取了一个精緻的木匣,又急匆匆赶往了紫禁城。见是福王前来,守门的禁卫赶紧放行,朱常洵没费多大週摺,便抱着那木匣来到了干清宫外。

其时万历帝正欲就寝,忽闻殿外来报说是福王求见,便披了衣服,起身相迎。

万历帝打个呵欠,拍了拍朱常洵肩膀:「洵儿,这么晚了所为何来?」

「父皇请恕孩儿鲁莽之罪。」朱常洵说着,将手里的木匣打开,「是这样的,孩儿新得了一支西域雪莲,有着滋补益阳之奇效,孩儿想着能让父皇早些服此神药,便不顾规矩,连夜送进宫来了。」

「你这是一片孝心,何罪之有?」万历帝接过雪莲,随手放在一边,「来,坐下说话。」

「是。」朱常洵随万历坐定,又笑道,「多日未见,父皇瞧着还是那么精神矍铄。」

万历帝摆了摆手,又打个呵欠:「精神什么?终归是年纪大了,今日多阅了几篇奏摺,这不就觉得头晕眼花,身子也跟着困倦不堪啊。」

朱常洵忙凑了凑身:「想那政务倥偬,父皇不可过度操劳,要保重龙体才是。」

「唉……」万历帝嘆了一声,「真正关心朕的,也就是你们娘俩了。想那朝野之中,明里暗里的,哪个不说你父皇怠于政事、只顾偷閒享乐?」

「真是岂有此理!」朱常洵故作愤色,「那些人又懂得什么?想父皇冲龄践阼,便奋发图强,将这大明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不光如此,想当年父皇运筹帷幄,东援朝鲜,击溃倭寇;西讨宁夏,镇压哱拜;待得播州杨应龙反叛,父皇又用兵如神,一举平定了苗疆。如此文治武功,古往今来能有几人可及?况且父皇贵为大国天子,哪能事必躬亲?孩儿近来在读《尚书》,那『武成』篇里有一句,『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这说的不正是父皇吗?那《道德经》里也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故而孩儿认为,父皇的治国之策,也正应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玄妙至理!」

对于那抗倭援朝、平定宁夏、播州等三役,万历帝向来自得。而那偷懒怠政,又被朱常洵捧成了「无为而治」,万历帝听后,如何不喜?不由得连道三声「好」,向朱常洵赞道:「读书能使人明理,洵儿你有这番见识,朕实在是欣慰得紧。」

「那也是父皇教导有方。正是因父皇奠定了这不世基业,我等皇室子孙才得荫受其恩。就拿那支雪莲来说吧,番邦心甘情愿地将它送来,还不是衝着父皇面子?这便是父皇天恩浩荡,才使得四海咸服、八方来朝……」

朱常洵尽其所能,恨不得将那连珠马屁拍得震天响。万历帝开始时也听得心花怒放,奈何时间一久,倦意频袭,只觉眼皮沉重,嘴里呵欠连天。

见时机差不多了,朱常洵便将话锋一转:「不过父皇,近来孩儿阅读史书,也悟出个『恩威并重』的道理。远的不说,就像去年那蒙古虎墩兔,受我大明皇恩已久,不也因一己之私,兴兵犯我边境?所以孩儿想,如辽东的努尔哈赤、西南的马千乘等人,虽眼下对我大明俯首称臣,可他们毕竟雄踞一方、拥兵自重,万一生了异心,后果不堪设想,咱们不可不察。」

说努尔哈赤时,朱常洵把字音咬得极重,提到马千乘时,他又刻意放轻。万历帝本就昏昏欲睡,只是隐约听朱常洵言及努尔哈赤,后面那人名也没有在意,遂顺着话头道:「是啊,不可不察……」

一听此言,朱常洵不由得一阵狂喜。那「察觉防备」之「察」与「严查」之「查」字音相谐,字义却截然不同。并且经朱常洵这一番偷梁换柱,便成了要对「马千乘不可不查」。他自以为奸计得逞,就起身道:「夜色已深,还请父皇早点歇息,孩儿先行告退了。」

万历帝正等他这句,遂点了点头:「去吧。」

等朱常洵出宫后,便宣称自己得了万历口谕,急不可耐地要派人调查马千乘。与孔学等人商议再三,又从靠得住的宦官中选了个名叫邱乘云的太监,胡乱给了个钦差矿监的身份前往石砫。

这邱乘云受到朱常洵密嘱,自然要尽心讨好这个深受皇帝宠爱的福王。他知马千乘绝非易与之辈,便提前备好了认罪书,打算施以手段,将其屈打成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