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89页

嘉靖皇帝不高兴了,反问一句:“你的意思秃头即是那李福达了?”

徐文华见嘉靖皇帝变脸色了,赶紧说:“禀陛下,臣非此意,天下秃头千千万呢。”

“仅因秃头,就认定张寅即李福达,真荒唐之极!”嘉靖皇帝一怒之下,下令改组三法司,另派完全靠得住的礼部侍郎桂萼取代原刑部尚书颜颐寿而领刑部、以兵部侍郎张璁代理督察院、以少詹事方献夫代理大理寺进行再审。

他们首先审的是那首告薛良。那薛良是好逸恶劳之徒,平时游手好閒惯了,首告张寅,本想是得到官府犒赏的,没有想到官府审来审去,从太原一直折腾到京城,也没将那张寅定案,自己还处处受官府限制,就跟人犯没有什么两样,早不耐烦了。当张璁、桂萼询问他是如何认识张寅时,他竟然说漏了嘴:“小人是那张寅在太原做生意时认识的。”

那李福达是白莲教妖人,岂会去做生意?

不想,薛良这句话露了马脚,张璁、桂萼等刨根问底,弄得薛良招架不住了,才吐出实情。

张璁、桂萼又乘胜追击,提审马碌,那马碌为官多年,审过多少案子啊!起初,马碌百般狡赖,极口分辨,最后只好用刑。那马碌进士出生,享尽荣华富贵,哪吃得了那种苦,受得了那种罪啊?刚一用刑,他就招了,承认自己审案是挟私故入人罪。原因是与武定侯有嫌隙,恨他保护张璁、桂萼等人,以致构成冤狱。

真相大白,张璁、桂萼等人奏禀了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一怒之下,撤了刑部尚书颜颐寿、左都御史聂贤、大理寺卿汤沐等人之职;判薛良诬首罪名,秋后问斩;马碌发边卫充军;张寅官復原职;武定侯平安无事;张璁、桂萼等审案有功,赐二品服俸,给三代诰命。

护礼派再次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武定侯不仅没能被搬倒,又失了好几个护礼之大将不说,反而还让张璁、桂萼等得到了皇上的赏赐。

翰林修撰杨慎极为不满,率同僚数十人上疏,亦表示耻与张璁和桂萼等为列。

嘉靖皇帝不高兴,下旨夺杨慎等人奉禄。

77.东施效颦左顺门

77。东施效颦左顺门

嘉靖三年六月下旬,张璁和桂萼为了反驳朝臣们疯狂攻击,又给嘉靖皇帝上书,以《祖训》为依据,条例十三事,指责礼官的欺妄之罪,驳“本生”之非,并愿意与护派对质朝堂。

自然,护礼派们不会同意,鸿胪寺少卿胡侍等人立即上书反驳。

两派互相攻击,展开了激烈地争论。

嘉靖皇帝屡次派司礼监周正到内阁,要求大学士毛纪拟旨,去掉册文中的“本生”二字,颁诏天下。

但是,首辅毛纪等人力言不可,拒不执行。

嘉靖皇帝生气之极,于是利用在宫西游玩时,在平台上召见众臣。并谴责的口吻说:“此礼当速改之,众爱卿不君于朕,朕岂能不父于生父?”你们不将我当皇上,我可不能将我的生父不当父亲啊?

皇帝的话说到这种份上了,毛纪等臣没再敢言,惶惶而退。

七月十二日,嘉靖皇帝再次敕谕礼部:“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更定尊号曰‘圣母章圣皇太后’,于七月十六日恭上册文,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即具仪以闻”。

毛纪等人屡次上书反对。

吏部侍郎何孟春偕九卿秦金等具疏,发十三难以批驳张璁。

礼部侍郎朱希周率郎中余才、汪必东上书谏争说:“陛下这样做将使‘明诏为虚文,不足信天下’”。

翰林学士等、六科给事中等、十三道御史等以及六部郎中等官,尽皆上书谏争,群情汹涌,一连上了十三道奏章。

面对铺天盖地地反对奏章,嘉靖皇帝心里也开始犯疑惑了,朕想尊生父,怎么大臣们都反对呢!难道真是朕错了?定于七月十六日恭上册文,可到今天尚有如此多的官员反对,如何是好呢?嘉靖皇帝犯起难来,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七月十五日,上朝罢,眼看明天就要上尊号了,嘉靖皇帝心里乱极了,他翻了翻那些奏疏,都是要自己收回成命的内容,他心恢意冷,没有心思处理那些奏章了,还将群臣奏疏留了下来,迟迟不予回復。

没有想到嘉靖皇帝此举惹怒了那些护礼者,他们为此愤愤不平,情绪异常激动。

兵部尚书金献民和大理寺少卿徐文华、吏部侍郎何孟春一边从朝堂退出,一边议论着。

何孟春说:“诸疏留中,皇上必定是欲改孝宗为伯考,称兴献帝为皇考!”

何孟春这么一说,提醒了众人,那些人就像开锅的水,一下子沸腾起来。

刚刚走出宫门,何孟春又对大家说道:“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

翰林修撰杨慎听何孟春这么一倡议,马上起而响应。他撩起朝服鼓动一些情绪激昂的官员说:“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啊!”

当时正是朝罢时间,群臣正准备退去,编修王元正赶紧跑到金水桥南,拦住众臣说:“今日有不力争者,日后众臣必攻共击之。”

见群臣都停住了脚步,何孟春、金献民、徐文华又做了一番动员,激以纲常大义,百官们群情激昂,皆愿效法前朝,力争大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