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41页

朱厚熜拜见了慈寿皇太后和正德皇后,该行的礼节和过场也走到了,又被太监周正引到干清宫内,再次来到了大行后的正德皇帝的灵柩前,按照祖制,新君登基前要再次先向大行皇帝行礼,然后于灵枢行即皇帝位。

朱厚熜向正德皇帝灵柩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后,杨廷和等人上奏道:“今大位已定,请新帝于大行皇帝前登基即皇帝大位,定君臣之名份。”

如此这般,算是进行了交接仪式,朱厚熜总算是从大行皇帝朱厚照手中接过了皇帝之大位,只等举行隆重的仪式向天下宣告了。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正午时,朱厚熜又被众人簇拥着回到了华盖殿,百官们身着朝服来到华盖殿,热烈祝贺朱厚熜从大行皇帝手中接过了皇帝之大位。

百官们从华盖殿出来,先在奉天殿外面等候,见到朱厚熜走出,都跪下行五拜三稽首之礼。

这时承天门内外,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只听鸿胪寺官高声喊道:“请皇帝陛下升殿——”。

少年朱厚熜头戴翼善冠,身着定身赶製的衮服,迈着稳健地步伐,从中门步入奉天殿,然后缓缓登上了正大光明殿上的皇帝宝座。

与此同时,奉天殿内外,万鞭齐鸣,锣鼓喧天......

百官们又比肩接踵侧门鱼贯而入,纷纷进奉天殿上表,行礼。

新皇帝朱厚熜刚在宝座上坐稳,群臣便开始行君臣大礼朝贺新天子,先是五叩三拜,然后又是二十四拜......

“臣等参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之宏亮,震耳欲聋。

“众卿平身!”一声不失威严的尖尖童音从皇帝宝座上传了出来。

“谢皇上隆恩!”诸臣纷纷起身,发出哗啦啦声响,退回原地,恭听谕旨。 首先进行的一项仪式是,宣读新君的登基诏书。

诏书简明扼要回顾了正德时期的弊政,声称要“兴道致治,革故鼎新,与民更始”,称年号为嘉靖,改明年为嘉靖元年。从此年号可看出,朝庭将要革除前朝弊政,力图中兴致治之决心。诏书里还特地强调,“帝少,尚须亲贤佐助”,同时将新政召示于天下。

其次,为百官加官晋爵,嘉靖皇帝首先升前兴王府长史袁宗皋为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杨廷和以内阁首辅大臣兼尚书房总师傅,加授太子太保。蒋冕授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毛纪改任户部尚书,毛澄任礼部尚书,王琼为吏部尚书,老臣林俊任刑部尚书,其余众官,各有升迁或封赏,一律从厚。 登基仪式毕,朱厚熜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帝。此时,这位天子14岁还差3个月零18天。

第二日,嘉靖皇帝朱厚熜首次早朝,司礼监周正细声细气地喊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捲帘退朝。”

前两日没有人上奏,早早的就退了朝。

新皇帝被太监领着,在皇宫里四处察看,将各殿堂均走了一遍。这时的朱厚熜好生欢喜,心里说:这皇宫比安陆的兴王宫大多了!

第三日早朝,少年皇帝朱厚熜就对阁臣们说道:“朕继入大统没有几日,虽有慈寿皇太后的厚爱,又有众爱卿的拥戴,然朕离安陆已有20余日,可母妃却仍然远在安陆藩府,朕实在是思母心切,今日朕特书写敕令,派遣官员到湖广安陆去奉迎,并将原兴王府里的内外员役都接到京城来。”

阁臣们知道,皇帝还年少,思母心切,不敢怠慢,忙由兵部和工部各差郎中一员,沿途整治行装供具,派司礼监太监秦文和内官监太监邵恩等捧笺前去迎接。

迎接皇帝生母蒋氏的事一安排妥当,司礼监周正就细声细气地喊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捲帘退朝。”

话音刚落,只见班部丛中首辅杨廷和出班奏曰:“禀陛下,微臣有章上奏。”司礼监周正从杨廷和手中拿过奏章,恭恭敬敬地递与嘉靖皇帝。

连续两日就没有奏摺,今日突然有奏摺递了上来,年少的嘉靖皇帝难免有些紧张,心里就像揣了一隻小兔子,跳个不停。他从周正手里接过奏摺看了看,这还是大姑娘上轿,第一次看到奏摺,他看了看下面排得整齐的朝廷大员,竟然一时没有说出话来。

36.三日新帝接奏摺

36。三日新帝接奏摺

班部丛中,站在吏部尚书王琼身后的左侍郎袁崇皋,就像是他自己坐在皇帝宝座上似的,为老主子着急啊,紧张得出了一身冷汗。

杨廷和见年少的嘉靖皇帝只是看自己递上去的奏章,没有说话,也不知那脾气倔犟的小孩子在想什么,他想起了郊外的“进门”之争,还有后来的“年号”之争,一时也在心里打起鼓来:难道那个黄口小儿又想有意与老夫作对不成?一想到这里,杨廷和全身的毫毛都竖立了起来,要是新皇帝这次再反对,那就非同小可了,我在这30多天的时间里所做的一切白费了不说,特别是那江彬及其死党,一旦放虎归山,那后果就不敢设想......于是,他也捏了一把冷汗。

见新皇帝拿着奏摺看了有一会儿了,一直不发话,眼见这早朝冷场了,立在旁边的太监周正也急了,额头上也挂满了汗珠。也不知新皇帝是怎么啦,想提醒一下吧,又怕他是在思考,自己在旁边一说话,就打乱了他的思路了。不提醒吧,又怕是新皇帝第一次接奏章,被突入其来的奏章给弄懵了。太监周正也左右为难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