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98页

表同情。现在我们英国领事见武昌城天天受炮击,城内百姓甚念悽惨,故此

联合各国领事,与清军商议,暂且停战3 日。现在清军已表同情。我特来武

昌见黎都督,请都督认可,将我带来公文盖印,然后送至清军盖印,即可停

战。”吴兆麟因都督印已被黎带走,便问可否盖用总司令官印信。盘恩回道:

“我在汉口已说定用都督之印,仍以都督印为是。”吴兆麟便嘱办饭款待盘

恩,请总司令蒋翊武奉陪。自己暗与孙发绪商议,都督印在葛店,一时亦来

不及,不如照样刻一个印盖了完事。孙发绪深以为然。于是吴兆麟即电话军

务部孙武:“请速令刻字工人照样刻之,愈速愈妙,一俟盘恩饭毕,即来军

务部盖印。”孙武闻停战3 日,欣慰之至,当派高楚欢督令城内刻字工人,

照都督印样速刻。约一时许,电告已刻完好。那盘恩饭毕。吴兆麟即备肩舆

数乘,遂谓盘恩曰:“都督印在城内军务部,请乘轿往军务部盖印可也。”于

是盘恩和吴兆麟、孙发绪同到军务部盖印后,当晚渡江回汉口。

吴兆鲤由葛店赶来,向蒋翊武、吴兆麟等报告黎元洪在葛店坚不肯回

城之事。蒋、吴又派2 人随吴兆鲤仍返回葛店,携带蒋、吴2 人手书,并手

抄停战条件送呈黎元洪,要他们转告黎元洪:“停战后,武昌即转危为安,

一切交涉,非都督接洽办理不可。”黎元洪闻已停战,喜出望外,答应回刘

家祠。他在吴兆麟派出的马队迎护下,转回洪山附近的刘氏祠堂。次日又迁

入武昌城内,将县华林高等小学旧址改为都督府。

湖北军政府并没有去认真分析全国和武汉的有利形势,各省的起义和

独立,都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发展,汉阳虽然失守,但海军仍在民军手中,

可以回击清军。他们也没有看清袁世凯的窃国阴谋,以及“和谈”圈套。汉

阳一失,便陷入惊慌失措之中,对袁世凯表示妥协。

在黎元洪的导引下,湖北军政府已不惜背弃革命党“创立民国”的原

则,准备接受现行君主立宪的体制,向袁世凯完全屈服。但是,上海的革命

党人认为黎元洪之忠诚可疑,因此坚决反对他与清朝代表协商的任何协议。

接着南京光復,革命军士气高昂,全国民心振奋,各省援鄂军队陆续到达,

这使黎元洪向革命方面倾斜。湖北革命党人,甚至连黎的最忠诚的学生、参

谋长吴兆麟,对他擅自逃离武昌的行为也予严厉批评,总监察刘公、军务部

副部长张振武,甚至主张对黎通电劾之,因吴兆麟、蔡济民等劝阻,方才作

罢。

黎元洪羞涩尴尬,不敢再公开附和君主立宪的调子。稍后,他才以向

世界各报馆发表呼吁的方式声明:广州、南京、上海向武昌增援,革命党联

合起来,坚决反对保留皇朝,他赞成共和,收回他在汉阳失守后明确表示过

的接受君主立宪的主张。

但是,黎元洪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因为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对他的推重

和扶掖,在议和的过程中变得生硬起来。英国人送停战条款给军政府时,一

定要“面谒黎都督”,吴兆麟问可否加盖代理总司令的印章,回答乃是“定

用都督之印”。黎元洪知道此事后,便有恃无恐,表现出一种急转直下的骄

傲态度,对革命党人更是看不起。当甘绩熙等问他何以逃离武昌,请他不要

轻听人言,随便他往。黎元洪居然怒斥甘绩熙:“你青年人屡次说激烈话,

实属不成事体。大家举我为都督,就要服从,勿得任意说不道德之言。”黎

元洪一步步地脱离革命,倒向袁世凯那边。

清朝隆裕太后懿旨:“现在南北停战,应派员讨论大局,着袁世凯为全

权大臣,由该大臣委託代表人驰赴南方,切实讨论,以定大局,钦此。”袁

世凯奉旨后,委任唐绍仪为全权大臣总代表,严修、杨士琦为代表,汪精卫、

魏宸组、杨度为参赞,并以在京每省1 人为各省代表,其中有:直隶刘若曾、

山东周自齐、山西渠本翘、陕西于邦华、江苏许鼎霖、浙江章宗祥、安徽孙

多森、江西朱益藩、湖北张国淦、湖南郑沅、四川傅增湘、福建严復、广东

冯耿光等。袁世凯约代表们谈话,道:“君主制度,万万不可变更,本人世

受国恩,不幸局势如此,更当捐躯图报,只有维持君宪到底,不知其他。”

袁世凯反覆推论至数十分钟,语极沉痛。有些代表以为袁要坚持君主立宪制

度,喜形于色,殊为瞢瞢。

唐绍仪等便乘车南下,准备在汉口同南方代表开议。

南方11 省军政府的代表组成代表团,公举伍廷芳为南方议和总代表。

伍廷芳字文爵,号秩庸,广东新会人,生于新加坡。留学于英国,后回香港

担任律师,为香港法官兼立法局议员。1896 年被清廷任命为驻美国、西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