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93页

头人,为袁被开缺回家不平。

袁党势力雄厚,尤其是北洋6 镇,上下军官是袁一手提拔,自成体系,

别人难以插足。载沣很是害怕权力被立宪派人夺去,急忙成立一个内阁。原

来的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各部尚书改称内阁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和各部

大臣。新内阁13 个大臣,满人8 人,皇族5 人。这哪里是立宪,不过是原

班人马更换了名字而已。但那立宪派对此却无可奈何。

既然朝廷不愿剪掉辫子,脱下朝服,让权于民,那些革命党人愤而起

义,这便引出16 省市武装起义,宣布脱离清朝政府。

武昌起义爆发的消息传到北京,清朝政府内部立刻一片混乱,没有一

个人能负责作出决断。身居最高位的摄政王载沣,素性懦弱,遇事优柔寡断,

仰仗他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决难胜利。那隆裕太后之为人,其优柔寡断更

甚于载沣,遇为难之事,只有向人痛哭。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贪婪无

能,只知搜刮钱财。掌握兵权的军咨大臣载涛和毓朗、陆军部尚书荫昌等,

都是些缺乏实际办事经验的绔绔子弟。调兵遣将,是军咨府职责。载涛作为

秋操阅兵大臣正留在直肃永平,总监两军举行大操,留守京师的毓朗接到湖

北发来的告急电报,一筹莫展,迟疑了半天才说:“这是内阁的事,我们不

用管,让内阁去办吧!”奕劻召集内阁会议,决定由荫昌督师,率领陆军两

镇前往湖北剿办,命海军提督萨镇冰抽调军舰驶入长江赴援。

荫昌奉命督师,十分勉强,他虽是德国陆军学生,未曾经过战争,受

命后编调军队,颇觉运调为难。他身穿袍褂,脚蹬一双长统军用皮靴,摆出

一幅三花脸姿态,走进军机处,当众高声嚷道:“我一个人马也没有,让我

到湖北去督师,我倒是用拳去打呢,还是用脚去踢?”众人见掌握全国兵马

的陆军大臣这副形象,未免荒唐儿戏,却不知他说的是老实话。

奉命调往湖北的陆军两镇,即第4 镇和第2 镇第3 混成协、第6 镇第11

混成协,都是北洋陆军的精锐。但这些部队都是袁世凯亲手训练出来的。第

4 镇统制吴凤岭以及不久继任的陈光远、第3 混成协统领王占元、第11 混

成协统领李纯都是袁世凯的心腹,素来只知有袁宫保,不知遵他人命令。

荫昌率领这样的军队去汉口外围同起义军作战,没有多大进展。革命

形势发展很快,又有湖南、陕西、九江相继独立,清廷慌了手脚,即令被开

缺回籍养疴的袁世凯出山。

摄政王载沣召集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以

及载泽商议。

奕劻、那桐、徐世昌同袁世凯关係密切,提议起用袁世凯。载沣不语,

片刻,奕劻又道:“此种非常局面,本人年老,绝对不能承当。袁有气魄,

北洋军队都是他一手编练,若令其赴鄂剿办,必操胜算,否则畏葸迁延,不

堪设想,且各国使馆,亦盛传非袁不能收拾,故本人如此主张。”载沣很不

放心,道:“你能担保没有别的问题吗?”“这个不消说。”载沣蹙额:“你既

这样主张,姑且照你的办。但是,你不能卸责。”儘管袁世凯被罢黜家居,

他的潜在势力却丝毫不减。他所以能够操清室政局,而别人莫可奈何,6 镇

新军实系根本。清末练新军时,以北洋6 镇配备最好。枪炮弹药,皆最新购

自外国,效能极强。各省新军名为洋枪洋械,但与北洋相比,则又多系粗劣

旧械,故实力相去甚远。北洋6 镇兵源选择极严,兵士之体格、文化,皆有

一定标准;而各省多系旧兵改练,即新招者亦未经严格甄别。北洋选聘外国

知名军人充当教习,尤其中下级军官熟习新操新制;各省之新军训练敷衍塞

责,且没有强者作教习。北洋6 镇军费充沛,官兵军饷较他省为高。袁世凯

苦心经营的,只有袁宫保的北洋6 镇军队,使他居于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

袁世凯多年来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又出任过外务部尚书,长期

掌管清朝对外交涉事务,同帝国主义列强建立起密切的关係。他精明干练和

讨好列强,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器重。他被罢黜后,列强们仍一直对他寄以

极大的希望,强烈要求启用袁世凯。

武昌起义爆发后,驻北京的各国使馆发出“非袁不能收拾”的呼声。

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向清政府施加影响和压力。

袁世凯同立宪派人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他曾通过唐绍仪、梁士诒、

杨士琦、周学熙等将李鸿章、盛宣怀等洋务派控制的铁路、航运、电报、煤

矿等事业夺到自己的手里。他又支持立宪运动,在一些人中博得“开明”的

声誉。他罢黜家居后,对他存有芥蒂的立宪派领袖张謇曾去拜访过他,两人

通宵畅谈。张謇临走时,袁世凯用亲切的口气对张说:“有朝一日,蒙皇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