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25页

使湖北革命运动一时受挫。至1908 年夏,日知会成员再趋活跃。7 月26 日,

日知会会员任重远、李亚东等人在武昌建立军队同盟会。

军队同盟会吸收400 余人,多属新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公推任重远

为总干事,主持会务。并创办《通俗白话报》,由陈少武主编,进行革命宣

传活动。为防止泄密,议决不定会章。后被清政府发觉,《通俗白话报》被

迫停刊,任重远逃往四川,会务遂告停顿。12 月改组为“群治学社”。

湖北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黄申芗、杨王鹏等人继日知会之后,将湖

北军队同盟会改组为群治学社。设社长一人,文书二人和评议员若干人,以

“研究学问,提倡自治”为名,在新军士兵中发展革命力量。他们在1909

年接办了汉口的《商务报》,作为他们的机关报,宣传鼓动革命。1910 年春,

长沙抢米风潮发生时,黄申芗等准备武装起义,因清政府发觉,《商务报》

被查封,群治学社亦被迫停止活动。不久,改名为振武学社。

振武学社于1910 年9 月由群治学社改组而成。吸收社员240 余人,推

杨王鹏为社长,李玉如为文书兼庶务,设干部会,由新军各标的革命分子派

代表参加,以蛇山蕲春学社作为各标、营的联络机构,借“讲求武学”为名,

在新军中进行革命活动。为防止泄密,各营不能互相联繫,营代表只能承标

代表之命。该组织被新军协统黎元洪觉查,派施化尤为队官,秘密侦查,开

除杨王鹏,李玉如等人的军籍。社务遂由蒋翊武接替。

蒋翊武原名伯夔,1885 年生于湖南澧县。18 岁入常德师范学堂,因谋

革命被开除,奔走于沅、湘之间,结纳会党,晓以民族大义。他20 岁时打

算去日本,但在途经上海时病倒了,病癒后便入中国公学读书。不久他遇见

了同乡、同盟会员杨卓霖和刘復基,同他们一起创办《兢业旬报》,宣传革

命。蒋翊武经刘復基、杨卓霖介绍加入了同盟会。

1909 年蒋翊武随刘復基回武汉入新军,并参加群治学社。群治学社改

为振武学社后,仍为社员。次年,刘復基、詹大悲、蒋翊武等人以振武学社

已暴露,商讨改名为文学社。

他们借新年团拜之机,由詹大悲以《大江报》名义发出请柬,邀请潜

伏在新军的老同志聚首武昌黄鹤楼,正式成立文学社。

第七章风满黄鹤楼

辛亥年(1911 年)大年初一早晨,便有许多新军士兵走上黄鹤楼。黄

鹤楼一带,商贩云集,游人如堵,热闹非凡。这些身着土黄色新军制服,头

戴大盖帽,腰束皮带的士兵,也同游人一样,说说笑笑来到山上。在奥略楼

内有三个人正在等候这些士兵们。其中一人身穿长袍,头戴礼帽,便是《大

江报》主笔詹大悲,另两位是身着军装的蒋翊武和刘復基。

刘復基,名汝夔,字尧澄,湖南常德人,19 岁便参加马福益领导的洪

江起义,失败后逃亡日本,加入同盟会。次年归国,在长沙设中外各报代派

所,运销《民报》,并与禹之谟等公葬陈天华、姚宏业于岳麓山,鼓动学潮。

因禹被捕,东赴上海,同杨卓霖、蒋翊武创办《兢业旬报》。1909 年回武汉,

任《商务报》会计兼发行人。因拟击杀立宪派杨度未果,被捕,旋释出,入

湖北新军。参加振武学社。两年前的一天,詹大悲、刘復基、蒋翊武同在《商

务报》共话国事,结为友好。

20 位代表来齐,他们都是20 至26 岁的青年,是新军各营的代表。

詹大悲把铅印的《文学社》简章分发给大家:“今天是文学社成立大会,

简章无革命字眼,只是研究文学,是为了避人耳目。我们以前的学社被敌人

侦破,但我们从不放弃革命,如今重整旗鼓,以研究文学为名,争取同志,

总有一天,我们要把新军变成革命力量,这就是我们的‘端营主义’。以后,

《大江报》便是我们文学社的机关报,欢迎大家多多投稿。”蒋翊武接过话

题:“今年说不定会有革命发生,我们方略已定,急应开展活动,一日有事,

不致坐失良机。”简章规定文学社设正、副社长各一人,下设文书、评议两

部。文书部又分设文书四人,会计和庶务各一人。评议部设评议、纠察若干

人。大家公推蒋翊武为社长,王宪章为副社长,詹大悲、刘復基为文书和评

议部长。于武昌小朝街设总机关,并在汉口、汉阳等地成立分机关。遥戴孙

中山为总理,以同盟会“驱除勒虏,恢復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16

字为纲领。借“研究文学”为名,在新军士兵中开展活动,通过新军各标、

营代表掌握武装。以出版《大江报》进行公开宣传。吸收社员达5000 余人,

多属新军士兵,也有少数官佐参加。

文学社能够如此发展,与胡瑛的指导有关。蒋翊武经常去狱中征求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