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22页

我的武则天 16 贞观后世代的结束

更新时间2008-10-9 8:22:41 字数:1955

这是天朝一段平静的时间,内外形势平稳,似乎要使人们忘记,前一年争锋相对的斗争。尽享着皇帝乐的高宗,仪凤宫中春风盎然,妩媚的武后给兴奋的皇帝又生下一个皇子,像这一年的年号一样,取名显。显的出生给武后带来巨大的疼痛,为了消除这一灾祸,武后令高僧玄奘举行了盛大的佛事,并且让玄奘收显为弟子,寄名出家,上尊号佛光王。正在这时,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塘报到了大唐天子手中。突厥阿史那部叛乱,高宗于是召老将程知节领兵平叛,手下副将苏定方不辱使命,生擒其可汗阿史那贺鲁。程知节自知年老,战后上书告老,高宗一看奏书,正中下怀,立即应允。

武后现在有了一个私人秘书,这在大唐皇后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虽然皇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是有的,可这样直接和朝臣接触还是第一次。许敬宗是个惯于见风使舵的人,干了三十年编史工作的他,现在要为皇后编一本《内训》。仪凤宫成了他近来常去的地方,重重的宫门之后,有一个他要去见的人。

“许爱卿免礼。”皇后对臣下的态度一向和蔼,“<内训>进展如何了?”

“臣已经把娘娘写的那部分编好,只是历代的贤后的事迹,一时还不能找全。”许敬宗忐忑不安的回答,不知道自己现在选的方向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哦,好。慢慢来吧!最近朝中,可有什么动向吗?”这才是武后关心的事。

“太尉,正打算以残年余力编修史书。”许敬宗小心的回答,“韩瑗和来济虽然受到娘娘褒奖,但是气势却不减,对娘娘当皇后颇有微词。”

“哦,有什么微词啊!”武后显出一副好奇的样子。

“韩瑗虽居宰相职位,常通贬官联繫,还说娘娘是天朝的妲己。”

“哦,最近这些老臣们安分了许多,看来该活动活动了,留意着他们的动静。你以先皇旧臣,这么多年编史,足见你对皇上的忠诚,辛苦了,往后皇上会知人善用的。现在正是国家用人的时候,还是好好干吧。”

许敬宗老泪纵横,双膝发软,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许敬宗愿以老迈之躯为娘娘效犬马之劳,以报答娘娘的知遇之恩!”

韩瑗和来济,天朝的老臣中仍旧和国舅一起在朝为相。看着身边同殿为臣几十年的同僚们一天比一天少,特别是程知节的告老,显得更加的孤立。武后正位时的褒奖,让两个宰相摸不着头脑,令人寝食难安。这日一行来到太尉府上。长孙无忌自觉仕途暗淡,闭门在家编修史书。两个人没让家人通报,直接来到书房。

“太尉怎么一个人喝闷酒呢?”韩瑗拿起案头的一本《武德贞观二朝史》,看见旁边的酒壶说。

“有这么多老朋友相陪,怎么是闷酒呢?”长孙无忌指着自己编的史书。

“太尉,大唐有难了!”耒济对太尉的悠閒不满,急切的说。

“是啊!”太尉长嘆一声,取过酒杯一饮而尽,“有难了。”

“我们准备奏请高宗赦免褚老的罪,为他伸冤雪屈,太尉以为如何?”韩瑗说。“伸冤?”长孙无忌摇摇头,慢慢的从壶中倒出一杯酒,“不知道这样的酒还能喝多久,两位不坐下来喝一杯吗?”

两个人面面相觑,太尉如同皇后一样让人一头雾水。

高宗的朝廷里,苍老的声音在逐渐减少,可只要他们气息不停是不会沉默下去的。

“皇上,朝廷贬黜忠贞之臣,这是政风败坏的迹象。”李治好久没有听到侍中韩瑗说话了,听来还有点道理,只是说教的毛病还没改。“褚遂良忠贞不阿,一生侍奉先王……”高宗的脸色随着韩瑗的奏议慢慢变化,原本慈和的面容不及奏议结束变成了铁青。这不是说我政风败坏吗?好个韩瑗。

“褚遂良,虽有忤逆上意之罪,但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了,望皇上能体恤老臣,召回褚遂良。”来济上奏说。李治仿佛一下回到了那个朝臣一起发难的时候,可是良久,他看到太尉仍旧在班不言一语。气息稍缓,“朕知道褚遂良正直,可是他对朕大不敬,难道贬黜对上不敬之臣也是政风败坏吗?”

“臣以为国家的兴旺,应该引用贤臣。”韩瑗说着侧眼看了看李义府,“如果皇上要的是奴才而不是是忠贞之士,微臣深恐小人的势力猖狂,而使忠贞之士淹没。<诗经>上说,‘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臣不愿看到唐室衰亡。”

竟把朕比作亡国之君,李治声音有些发颤,带着满腔的怒气,“你下去吧!”

谁能违抗一个皇帝的命令,韩瑗只得回府,也许现在该知道为什么太尉会闭门修史了。

武后当天从侍诏的口中知道了,自己就是韩瑗口中的“褒姒”。一道圣旨,当天发出,贬褚遂良为桂州都督,一个更加远离天子的地方。韩瑗的请愿反而加重了老友的苦难,自此在朝再没有了奏议。武后不会因为你不说话就会放过昔日的政敌。

我的武则天 17 英雄末路的悲伤

更新时间2008-10-10 8:16:17 字数:2525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