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65页

其实,这也没什么,因为即使如此,嬴政依然不失为一个好孩子:苗正,自小受到扶植,不会长歪。

嬴政还是一个知礼的孩子。往日,有了看法一定要讲,他也会注意场合,注意对象。这就是说,往日,嬴政对事即使有自己的看法,也不会轻易讲出来,讲,则“非礼勿言”。

这次是怎么啦,不但讲了,而且在大殿之上,在他吕不韦表示了结论性的见解之后讲了不同的见解?

太不寻常了!

那么,促使嬴政这样做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是他吕不韦那句结论性的话明显地讲得不对,嬴政需要当场给予制止?

吕不韦反覆思考,判定自己的那种决定并没有什么错,而且是对郑国惟一正确的处理,因此,并不值得嬴政做出那样的反应。

吕不韦此时想到,他幸亏听了李斯的话,在大殿议事之前,已经把事情告诉了嬴政,就是说,从程序上讲,自己也并没有做错。

是他吕不韦讲话的方式不对,在“君”前,没有问嬴政一句就做了决定,因此把嬴政惹恼?

这种可能性并不排除。

如果是后一种原因致使嬴政在大殿之上当面驳了他吕不韦,那意味着什么呢?

吕不韦一直认为,嬴政并不晓得自己是他的儿子。因此,从孝道的意义上讲,嬴政的做法谈不上不孝。如果抛开君臣的关係,嬴政的行为倒是够得上对长者的不敬。但在大殿之上,君臣关係恰恰是不能抛开的,毕竟,嬴政是君,自己是臣,在做最后的决定时,一定得问一声嬴政,问问是否可以这样决定?他没有这样做,原因是意识上认为嬴政还小,而且小嬴政是他的儿子。现在,嬴政不满,讲话了。

这样,剩下的问题是,他吕不韦对作为君王的嬴政的这种表现,到底是应该感到欣慰呢,还是认定这是对自己权威的一次挑战?

有一点吕不韦想清楚了,无论如何,嬴政渐渐长大了,自己是父亲,但毕竟处于臣下的位置,今后,朝事处理起来要多加注意,对嬴政,做起事来当把他当成君,自己当作臣。

那么,嬴政这样表态之后,如何是好呢?

刚刚想明白,今后,朝事处理起来要多加注意,对嬴政,做起事来当把他当成君,自己当作臣。但遇到实际事情时,吕不韦又忘记了这一层。他的意识中,父亲不好主动去找儿子,因此,他决定等一等,看看嬴政那边有没有主动行动,会不会派人来找他。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吕不韦下令,没有他的手谕,修渠的工程绝对不许停下来。

他还安排李斯把郑国圈了起来,藉此加以保护。

二十四、兵动

出征的一切工作已经准备停当,当日的廷议无非是走一个过场,可万万没有想到,在郑国问题上出现了岔子。

出征日子原已确定,一切仪式都已经进行了安排。就是说,事情不好由于出现了那样的岔子而改变。

吕不韦曾想,秦王会有些主动的表示,但一夜过去,宫内什么消息也没有传出来。

吕不韦按照原定的时辰去了仪式现场。他幻想在仪式前或仪式进行中,秦王会就郑国的事向他讲点什么。

秦王在蒙骜的陪同下到了现场。吕不韦迎了过去。秦王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般,没有讲一句话。

仪式很是隆重。先祭旗,接着,秦王在吕不韦、蒙骜的陪同下,同乘一辆战车检阅了列队整齐的秦军。

无数面旌旗在风中飘扬,上千隻号角齐鸣,几千面战鼓一起敲响,形成的兵动交响乐震撼着三秦大地。

将要检阅完毕时,秦王转向吕不韦,道:“相国,寡人要下一道指令,把一切客卿统统逐出秦国……”

儘管鼓声、号角声震耳欲聋,秦王的话吕不韦还是听清楚了。他受到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等了一夜,这算是等来了秦王的一句话,可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呀!不但把郑国打发了,而且把所有的客卿统统逐出秦国!或许还包括他相国吕不韦呢!

吕不韦没加思索,立即表态:“臣以为不可……”

秦王道:“吾意已决……”

这对吕不韦来说简直是一声霹雳,他整个心身都被震撼了。

吕不韦先是震怒。好一个不听话的孽种!我明明讲了“以为不可”,你那里就来了一个“意已决”!

随后,吕不韦嘲笑了嬴政:好哇,好哇,你以王的名义发号施令了,而且号令是拗着你的父亲发出的!可你的这第一号号令是多么蹩脚啊!

接着,吕不韦害怕了。嬴政这是怎么啦?左一件,右一件,连续出手,到底想要干什么?

最后,吕不韦迷茫了: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十分明显,吕不韦思想上的上述三种变化,反映了他剎那间内心思考的一个过程。

无疑,震怒、嘲笑,他都是在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在内心里责备自己的儿子。害怕、迷茫,说明他开始变得清醒。

我们交代过,吕不韦曾想清楚,今后,朝事处理起来要多加注意,对嬴政,做起事来当把他当成君,自己当作臣。我们也交代过,儘管他这样想过了,但是,遇到实际事情时,他又往往会忘记这一层。

眼下,开始时就又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阅兵时,嬴政告诉他,要下一道指令,把一切客卿统统逐出秦国。当时,吕不韦立即表态:“臣以为不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