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48页

章台宫内。

大臣们都走了,蒙毅也去门口扮侍卫,殿内只留下父子二人。

秦王政对儿子今天的表现十分满意,开口夸奖了两句。

扶苏有点意外。

他今天虽表现得可圈可点,却有些锋芒毕露了。参考原主留下的形象,其实有些违和。

这几个月扶苏倒是有努力表现出自己的政治手腕,可顾虑到人不能一下子改变太多,有特意收敛过。所以留给父亲的新印象有,但应该不足以掩盖这一次的不对劲。

原以为父亲会多问两句,没想到对方提也没提,仿佛自己儿子如此厉害是天经地义那般。

扶苏总觉得哪里不对。

秦王政却已经进入下一个话题了:

「流言需要时间发酵,好在我们本也不打算立刻兴兵。刚拿下韩国,秋收在即,至少需要休整半年。」

半年的时间想弄出个流言绰绰有余,届时他们只需要等待即可。李牧一死,就能全面开战。

扶苏只得按捺下心中的疑惑,接道:

「既如此,不若提前一些行动。赶在冬日除去李牧,便可趁着春耕之前的时间攻赵。」

半年足够秦国弄到不少耕牛顶替劳动力了,哪怕战事拖延到春季也不会对下一年的收成有太多影响。

反倒是赵国,他们没有足量的耕牛协助。春天战事一起,士兵被迫参战,没有空回乡种田。

春耕耽误了,那从秋收到来年秋收这整整一年的时间,就只能靠往年的存粮度日。

可是庶民手里真的有存粮吗?恐怕是没有的。

这一层忧虑会让赵国军心涣散,失去战意,只想早早回家耕田去。大约只有代地骑兵会好一些,那边的习俗比较贴近草原。

但,代地掌控在李牧手里。失去了李牧统率的骑兵,能发挥出几成战力就不好说了。

若能快速攻克赵国,说不准士兵归乡时还能赶得上晚播。

扶苏其实不愿意看到太多家庭因此饿死,所以希望战事能儘早结束。这样赵国和秦国的士兵都能及时回乡,大秦这边家家户户能多一个劳动力帮忙也是件好事。

秦王政缓缓点头:

「此事容后再议,还要看将领能否快速克敌。」

这个就不好说了,战场上的发挥有时候也和敌方将领息息相关。如果赵国派一些没什么本事的人领兵,扶苏的计策就能生效。

扶苏则道:

「即便李牧身死,灭赵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明年春耕前的出战,可以以攻城略地为主,到春耕开始时抢到几座城就算几座,然后暂时歇战。」

这样既不耽误农事,又能给赵国士兵一些心理压力。

赵人可不知道秦国会在春耕前结束这场战争,他们只会担忧自己延误农时。心里始终挂念这件事,如何能专心拼杀呢。

「等春耕结束了,再第二次兴兵。我大秦有耕牛相助,春耕速度提高,能打赵国一个措手不及。」

赵国要是敢在庶民春耕的时候强行征兵,那都不用秦国做什么了,赵国境内自己就能譁变。

秦王政听完整个安排,看了儿子一眼:

「你倒是仁爱。」

还担心赵人接下来一年没饭吃饿死。

对黎庶如此看重的王公贵族,属实不多见。

扶苏无辜地回望过去。

只要父亲没有直言表达出对他太过在意庶民这件事的不满,那他就当父亲对此没有意见。

什么赵人秦人的,分得那么清楚,过两年不都是他大秦子民?每个人口都很珍贵,可不能因为战争饿死全家。

明面上,扶苏只道:

「若是赵人饿殍遍野,等我大秦吞併赵国,还得赈济灾民。」

那时候就得秦国自己出粮了。但存粮都是为了打仗准备的,最好别有这种本可避免的消耗。

不赈济灾民也行不通,有这么好的收拢人心的机会,放过去实在可惜。而且死的人太多,多浪费啊。

扶苏倒不会为了收拢人心刻意阻拦赵人春耕,旱灾水灾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赈灾的机会多着呢。

扶苏也就是心里这么想想,万万料不到,一个月后赵地当真传来了灾荒的消息。

秦王政十七年,秋收在即,大旱突发。

旱情必然会影响收成,要么推迟收割,要么干脆减产。这要看大旱有多严重,而且会持续多久。

侍官来报:

「赵国两月前就不怎么下雨了,偶尔才降一点细雨。到了这个月,干脆滴雨不下,周遭河流也有明显的水位下降。」

很多人对大旱其实是不太敏感的,农人倒是关注得多,权贵却不怎么关心。所以经常要到河流水位明显下降的时候,才会猛然警觉许多天没下雨了。

探子原本也没想到这次的旱情会这么严重,不知是他没关注的缘故,还是水位就是飞速间降低的。反正等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一些河的支流断流了。

再这么下去,恐怕稍微细一些的河也会断流。

赵国境内没有黄河经过,位置又靠北,本来就比较缺水,现在是连调水都找不到从哪儿调。

不过赵国就算坐拥黄河,估计也是不会去向各地调水的。顶多是黄河边上的百姓日子能好过一点,保住大部分收成。

扶苏回忆了一下,七国好像都没有调水的先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