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第24页

「一切便民事宜,依叔孙博士所言,由奉常、廷尉拟定细则,罪臣李相共同商拟其余人等全力配合此令。」

殿内一片黑衣玄冠叩拜而下。

「臣等,领旨。」

咸阳宫檐下,原有的数隻黑羽黄喙的乌鸫,在众官员整齐的跪拜应声中,展翅飞远,留下光秃秃的瓦片。

……

冯去疾承下旨意,胸臆澎湃亦有苦涩。

七月十日便要大赦天下,而一切谋划从今日方始——现已是六月尾声,再扣除车马送令至各郡县,再传至乡亭,查阅宗卷的时辰,如此一来留给朝廷的至多三五日。

辛苦是一方面,但这种天命所至的使命感仍是让这位半老的朝臣激动不已,心情激盪有如十年前开国之时,望着陛下彻底从先前好大喜功的泥沼中脱身,哪一个臣子见了不感激流涕。

只是,这可真是苦了他们了!

不过拟定大赦范围的法条,主要还是廷尉大人的工作,以及罪臣李斯李丞相——也不知陛下是什么意思,竟要李斯给自己的罪诏拟细则,是用完人再斩,还是戴罪立功,留他一命?

他悄悄抬起眼去看上首威仪凛凛的始皇陛下,后者仍紧锁向天幕上的文字——颁布大赦之令后,他竟仍不满足,还想从中学习一二!

秦始皇思虑后果然再次开口道:「朕仍在回忆天幕对郡县分封之争的见解。诸位爱卿可曾记得开国之初,是何人曾提过将分封与郡县制并行?」

他朦胧间回忆起,刘邦其实并非所谓「郡国并行制」的首创者,在秦开国之初商讨制度时,曾有一人已先一步提出这种论调,只是自己不曾听取,而今上了年纪,记性也越发地差了。

众人互相对视,最终是老臣蒙毅回忆起来:「如若臣未曾记错,应当是那时的宰相王绾大人。」

「王绾?」

嬴政回忆起来,那是大秦一统天下后的第一位宰相,那时李斯还只是一个廷尉,他们为自己共商「秦皇」之尊号,被自己改成更为威严的「秦始皇」。

现在王绾早已告老还乡,丞相的位置也换了人……

「冯劫,去查王绾现今何在,朕要请他再议国事。」

底下人皆是心惊,没想到始皇陛下竟然真的考虑对沿用十年至今的郡县製做改变,还要把回家安享晚年的王相给揪回来。

秦始皇又看向治粟内史:「你查到的那几个刘姓的小吏,在筛查有无一人,家中妻子名为吕雉的,便可确认此人是刘邦。」

「此外,你再点几个得力人手,去把此人请来,带到咸阳面圣。太子之师一事还需再做定夺。本朝先前教习公子一事,皆是分别交给诸位爱卿,前朝太子太傅一职已废止,刘邦一个小吏,能不能教暂且不论,此等责任他也不便担当。」

「宗正,你与奉常一同商议太子册立的典礼,从简从快,事不宜迟。」

「蒙毅,你和廷尉配合关押好胡亥和赵高,李斯暂且不入牢狱,派人看着,朕还要他有用。」

……

群臣一一奉旨,待到退朝时,竟已过了晌午。

朝廷忙碌起来,君臣只觉得时光飞逝,在对天幕消失的胆战心惊里,七月十日如期而至。

众臣加班加点才赶上秦始皇所令之日,让这条圣令传至每一郡,每一县,乃至每一亭的每一个黔首。

入夜时分,咸阳宫灯火通明,亮如白昼,殿内君臣皆是衣冠皆备,伸长脖子望着天幕上的数字。

秦始皇深深吐出一口浊气。真是万幸,十日之后,天幕仍在,停在民生值的画面上一动不动。

现下,便是检验初步成果的时候。

嬴政心里也没底——这样大的政令,先前没有一点风声,便如疾风骤雨般传至各个郡县。他听闻各郡县官员皆是惊掉下巴,也不知执行力度如何。

秦朝这般辽阔的疆域与治理秦国时完全不同,各地郡县的官员对政令法规执行私打折扣,其实是常有的事,他几次东巡,也是为了用自己的威严去震慑各地。

天幕入梦,随着黔首们不断给出答案,再又復入梦乡,代表民生值的数字也不断上涨着。

十,百,千,两千……最终定格在三千二百七十八上,再也不动了。

「陛下,如此看来,此民生值是每晚入夜更新一次。三千有余,可喜可贺,定时陛下的新策甚得民心,黔首们现今对陛下那无一不是感恩戴德!」

叔孙通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了第一排,离天子最近的地方,而且第一时间开始表演他的经典剧目——拍马屁。

李斯斜了叔孙通一眼,虽然没想明白,这油嘴滑舌的傢伙怎么站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去了,但还是先向秦始皇严明他心中的思考:

「陛下,此三千二百余尚不知谓多谓少,臣谏请陛下派遣有信之人,去各郡县再行检查,对符合条件而未赦免的犯人行以赦免,未减除赋徭的地方责令整改,以此来观察民生值变动,按人口行对比,便可得全国对中央朝廷的听命与否。」

这是个很好的提议,秦始皇立刻心领神会——怎么没想到还能这样运用天幕,李斯果有真见解。

他眼神复杂地望向被除冠服,仅着粗布麻衣的李斯。

十日来受人看管,连番拷问,又要协助廷尉着手修订律法,这位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丞相,竟是瘦了一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