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小说网

06.Tome

据说存在过带文身的鲶鱼像,不过不清楚具体情况。

据说那是个石像,大约两百年前突然出现在森林里,随后便一直盘踞在那里,看来并不能自由自在地到处游动。其实那是森林深处发生的事情,而且又没有目击证词,所以两百年这个数到底怎么来的,众说纷纭。

鲶鱼像什么也没有做,就这样虚度了许多岁月。直到大约一百年前,它和出现时一样,突然消失了。消失的过程当然也没有人看到,一百年这个数字有多大可信度,也很难说。

出现在人迹罕至的森林中,又无声无息消失的石像,基本上没有提及的必要。如果只是单纯的石像,也就不会留下记录,就算记在哪里,也不会被人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发掘出来吧。

这个石像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是因为它那莫名其妙的鲶鱼造型,而是因为背上刻的文字。不过刻在那上面的是不是文字也无法判断,其实只是些纠结的线条,流传下来的也只是姑且涂墨拓印下来的阴影而已。

这些文字没有被解读出来的理由非常简单:从过去到未来,从没有过使用这种文字的人。谁都不曾使用的文字,论起存在感,还不如人们兴起的时候随手写下的、有时候连写作者本人都无法解读的私家版语言。

事实上,与私家版语言相比,这些文字虽然显得更为正规,但真正需要解读的时候,就出现了诸多麻烦。为了解释这仅仅三行左右的文字,入门的语法书就需要Y [15] B单位的容量。有读它的时间,足够宇宙死而复生了。

即使具有复杂的语法结构,遵循语法的文章内容也并不一定需要同样复杂。然而话虽如此,单纯的意译显然只会是误译,而正因为是误译,反而又是规整的译文——鲶鱼文书所用的语法,便会发生这样的逆转现象。

你也许会问,我凭什么做出这个断言。对此问题,还请少安毋躁。从推论以及经验出发,我有依据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过我也并不认为这种说法能让人马上信服。

鲶鱼文书开始引人注目,当然不是因为成功破解。从原理上就不可能翻译的文章,自然也不可能解读出来。它吸引注意的原因,是因为以某一时期为界限,各地都出现了鲶鱼文书消失的事件。

世界上总有人具有奇怪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搜集古怪的文书。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诸如天狗寄来的道歉信、伏尼契手稿等等。有些人就是喜欢搜集这类荒诞无稽的文章,以此为乐。

不过我并没有富有到能够搜集珍奇孤本的程度。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在网上翻找画像,保存下来,有兴致的时候打印出来翻阅观赏。

一般而言,所谓同好,数量越少越容易抱团。交流相互搜集的文章,围绕内容交流自身的见解等等。我们和分析出私家版语言的书写规则而兴奋不已的一群人之间的距离,要比旁人看来大上许多,但偶尔也会有作品从那样的一群人中闯进来,同样也有过围绕如何判断发生争执的事情。

总之,我从同好者网络中得到消息,鲶鱼文书正在消失。

说是消失,真是消失到踪迹全无。所以我们怀疑消失的时间很长,只是人们都忽略了。如果残留有痕迹,就会怀疑发生过变故;但如果什么都没有留下,那么任何人首先都会怀疑自身的粗疏。

如果说是证券、合同之类的文书,大概会让人大惊失色。但对于连写了什么都不知道的来历不明的文件,惊慌失措的优先度当然不会高到哪里去。鲶鱼像的本体既然都已经消失了,那么所谓“原件”首先也只是复制品。至于自己手边的东西,更不知道是第几个阶段的复制品了。就算丢了,只要再找谁帮忙复印一份就行了。

所以,鲶鱼文书连续同时消失事件的搜查启动之缓慢,简直令人吃惊。这种不知来龙去脉的案件,没人在意,连报案都显得很悠闲,警察当然也没空搭理。所以,最先认为这是案件、并且开展调查的,还是那些怪异文书收藏家。他们自费调查文书消失的情况,整理案例,终于让社会大众开始意识到确实发生了什么。

至于我所做的事,仅仅是不断检查自己脑海中关于我那份鲶鱼文书的回忆还在不在而已。

根据对策委员会——不知什么时候自称为委员会的同好者团体——的报告,消失具有如下的形式:

其一,消失不限媒介。

其二,同时期复制的内容,同时期消失。

其三,以上。

第一条所说明的内容,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它意味着,不管是信息化的存储也好,还是印刷在纸上的也好,一旦到了消失的时候,就会消失。有时候印刷在纸上的图形消失,留下白纸;有时候会连同印刷的纸一同消失。一般倾向是,容易带走的时候,会一起消失。而装订成书的时候,多数情况会变成白纸。似乎消失是必须要消失的,但也会尽可能把工作降低到最低限度。

抽出书页可能会把书弄散,如果要追求完美,还要调整页数,大概很麻烦吧。书里突然夹着白纸虽然可疑,不过也就如此而已了。实际上也发现过书页被抽掉、页码重排的例子。似乎是看当时的心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